新巴尔虎右旗公安局:深化公安改革 书写服务答卷

改革潮涌,奋楫争先;公安改革,未有穷期。根据全旗实际情况,在周末和节假日推出户籍AB岗制度,确保始终有警力在岗在位,切实满足群众需求。今年以来,新巴尔虎右旗公安局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工作导向,深化“两队一室”改革,助推警务实战效率进一步提升。

新巴尔虎右旗公安局:深化公安改革 书写服务答卷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11-08 14: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改革潮涌,奋楫争先;公安改革,未有穷期。今年以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公安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开拓创新的现实内涵,深化服务举措,加强勤务改革,提升服务技能,持续推动公安改革落地见效,努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深化服务举措。“民警同志刚指导我在‘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办理户口迁移业务,平台能办理285项业务,方便不用排队了。”居民文先生高兴的说道。今年以来,新巴尔虎右旗公安局创新推出“服务+宣传+培训”模式,助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流程不断优化,进一步研究推出“就近办”“一站办”“延时办”“预约办”“优先办”“暖心办”“可代办”“双语办”“阳光办”等10项便民措施和32项服务举措,打通服务群众“一公里”。根据全旗实际情况,在周末和节假日推出户籍AB岗制度,确保始终有警力在岗在位,切实满足群众需求。此外,车管所引进医院驾驶人体检入驻车管大厅,提供“三力”测试服务,实现摩托车驾驶考试和新增AB证科目一考试,开辟企业办理车驾管业务,大大缩短业务办理时间,最大限度节约企业成本。同时,在业务办理高峰期、考试特殊时期开辟绿色通道,对老、弱、病、残、学生群体优先办理,参加考试的学生急办理,特别是对行动不方便的特殊人群,由“一站式”派出所民警上门采集信息并送证上门,确保户籍窗口便民利民力度,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加强勤务改革。今年以来,新巴尔虎右旗公安局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工作导向,深化“两队一室”改革,助推警务实战效率进一步提升。“两队一室”改革后,阿拉坦额莫勒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紧紧抓住警情和案情两个要点,强化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隐患,矛盾纠纷排查,违法线索搜集等工作,加强日常复盘,及时排查整治薄弱环节,形成问题清单。做实社区警务和案件办理,将镇区分为5个警务责任区和“平安义警工作站”,配备15名社区民辅警,协调发动80名网格长,164名网格员和230名楼栋长及144名“平安义警”,深入社区滚动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确保各网格内能够第一时间警情处置。制定局机关警力下沉巡逻和屯警防控方案,深度盘活警力资源,推动服务下倾,缓解基层压力,最大限度提高全旗治安秩序。宝格德乌拉边境派出所积极创新社区警务工作,采用磁吸模块制作社区地图,呼伦边境派出所紧紧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与镇党委、司法局、嘎查两委密切配合,形成排查登记、预警防范、化解回访的全链条化解机制,确保矛盾化解在基层。探索推出“刑侦+阿拉坦额莫勒派出所+边境探组”和“刑侦打击+N”侦查打击模式,制定“全域化责任+警格长+清单+分级预警劝阻+签名”等五大反诈宣传机制,加强侦查专业警种和基层派出所的流程衔接,优化案件办理警力构成,让实战更扁平高效。截至10月,刑事案件破获率达92.3%,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6%。探索建立“交警+特警”融合联防联勤机制和“1+4+6”强化道路交通安全举措,1-10月,与去年同期相比,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财产损失分别下降75%、72.7%和89.1%。探索推出“1341”生态勤务模式,加大黄羊巡逻保护力度,开展“保护过境候鸟”“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强化草原防火和医疗乱象整治及餐饮店专项检查工作,全面筑起生态绿色堡垒。

提升服务技能。立足目标导向,精准滴灌,切实优化培训课程。新巴尔虎右旗公安局坚持党委抓统筹和抓引领,积极推广“党建+N”模式,推动“抓党建、强素质、整作风、树形象”专项活动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通过个人自学、专题授课、集中研讨等方式,充分激发公安民警担当作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方针,精心精细规划党建、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盾+X”组合战法、“最小作战单元”、电子数据勘察取证、公务用枪使用操作、舆情应对等50期培训,扎实提升全局业务本领。开展首届警察运动会和“情指行”一体化反恐处突应急拉练演练,进一步加强各警种处突重大事件和对抗性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切实将学习和演练成果转化为内生动力。

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下一步,新巴尔虎右旗公安局将公安改革为有力抓手,不断强化勤务改革,厚植发展沃土,拓宽服务渠道,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推动新巴尔虎右旗公安工作上台阶建新功。(孙苏茹娜)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