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质量发展历程, 大模型开启智能测试新时代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11-03 15:58
2023-11-03 15:5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自从计算机科学的黎明时期以来,软件质量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转折和里程碑。从最初的功能性需求,到现在的全面考虑功能性、性能效率、兼容性、易用性、可靠性、信息安全性、维护性和可移植性等等,软件质量的定义和重要性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软件开发主要是为了满足功能需求,而对软件的质量并没有过多的考虑。随着计算机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开始意识到软件质量的重要性。在这个阶段,人们主要依赖手动测试,但这种测试方法成本高昂,效率低下。

进入1980年代和1990年代,随着技术的进步,软件测试的方法也有了显著的改进。人们开始使用测试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出大量的错误。同时,人们也开始关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例如引入了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模型。

21世纪初,软件质量的重要性得到了全球的认可。全球的标准化组织开始制定软件质量的标准和最佳实践。如今,软件质量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DevOps和敏捷开发的流行,软件质量不再仅仅是测试阶段的任务,而是贯穿于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它为开发和运维团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管理和提高软件质量。而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软件测试的方法也在不断进步。以Testin云测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测试过程中来,智能测试时代正式开启。

据了解,目前Testin云测已经开始探索使用大模型辅助生成代码,预估软件开发效率将提升20%至30%。同时,Testin云测也正在测试评估国内、国外的开源大模型能力,尝试用大模型助力测试用例分析、测试需求分析、测试报告解读等软件测试环节,从测试的结果来看,也能达到20%至30%的效率提升。

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用大模型测试大模型的技术趋势已经开始涌现。而大模型的引入,使得我们可以通过机器自动化进行大部分的测试工作,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此外,大模型还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软件的功能和性能,从而更准确地找出可能的问题和错误。

随着软件的市场的扩大,更多的国内企业也开始认识到软件测试的重要性,软件测试行业正在向智能测试、测试服务化等方向发展,而对于大模型在软件行业的应用,更多的业内专家表示这必将是软件测试行业的未来和新的增长点。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