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盈“科普之翼”,铸强创新根基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11-01 17:18
2023-11-01 17: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如影随形、相得益彰,构成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如果把科技创新喻为“通天塔”,科学普及就是“塔基”。“塔基”愈深厚愈牢固,“塔身”愈高大愈壮美。

近年来,福建省漳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认真落实“寓教于乐、活泼有趣、潜移默化”的科普活动理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科普工作的新路子、新办法,不断创新科普活动形式,科普活动精品频出,科普氛围日趋浓厚,形成了全市系统积极开展科普宣传的大科普氛围,促进了科普与科技创新工作有机结合。

搭好特色科普平台 营造良好创新氛围

员工们正认真谈论着9月份“漳州新晟”公众号推送的科普内容。

近年来,漳州市局(公司)不断拓宽科普宣传渠道,加强“线上+线下”双平台联动建设,解决科普“在哪说”问题。

线上,以拥有6.5万名粉丝的“漳州新晟”公众号为载体,不断丰富“科普讲堂”栏目,紧扣热点刊发“e福通”使用技巧、网络安全、防暑降温、健康生活等知识,打造干部职工想看、零售客户想学的科普“移动阵地”。

线下,以基层专管所、服务部为窗口,定期组织内训师面向干部职工、客户、消费者开展业务培训和科普知识讲座,并长期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打造贴近群众身边的科普“窗口阵地”。

  漳州市龙海区局(分公司)九湖所部组织附近居民

观看科普挂图。蔡淑明摄

依托当地科普资源 广泛开展科普教育

“运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可以让操作人员远离农药喷洒现场,使人体免受农药的毒害,喷洒精度也更精准……”漳州市局(公司)的科技工作者代表正津津有味地听着漳州市科技人才双创基地工作人员的讲解。

漳州市局(公司)组织科技工作者前往漳州市科技人才双创基地观摩学习。陈晓宇摄

在“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漳州市局(公司)组织科技工作者代表“走出去学”前往漳州市科技人才双创基地观摩学习。该基地是漳州市区基于产学研为一体的科创基地,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代表们参观了智慧农业、机器人应用、人工智能教育、AR/VR虚拟技术、无人机五大展厅,了解了5G+AI+大数据+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并以VR互动方式获取丰富的科普知识。

“这次学习让我们感受到我市主导产业科技成果的精彩纷呈,体验到全新创新智能时代的便利,也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前来参观的科技工作者表示,将继续关注现代科技的最新发展趋势,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全力投身创新实践。

拓展科普宣传渠道 厚植科技创新沃土

漳州市局(公司)首届“科普原创作品展示大赛”暨“科普达人”评选活动现场。陈艺福摄

一场内容涵盖法律法规、人工智能、健康常识、防骗指南等诸多领域的科普原创作品展示大赛正如火如荼地举行着,在这场妙趣横生、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科普盛宴中,亮相了“假烟知多少”“垃圾分类小科普”“警惕办证骗局”等题材新颖、内容丰富的原创作品,观众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深刻感受着科学的有知、有趣、有味。

“我们已连续举办两届‘科普达人赛’了,每次都集结到全市系统科学传播爱好者同台竞技,大家通过现场深入浅出地讲解,或是精心制作科普原创微视频,把对科普工作的热爱转化为创新实践。这个活动已成为汇聚各类科普人才、创新科普传播方式、加强科普队伍建设、推动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漳州市局(公司)烟草学会工作办公室主任方希介绍说。

随着全市系统“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氛围逐步加强,创新引领发展的效果也在逐步呈现。2021年以来,全市系统共取得“五小”创新成果115个,其中7个成果在省总工会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中获奖;共立项开展省级科技项目4项、市级科技项目2项,获得省级科技项目三等奖2项、鉴定成果1项,省级优秀QC成果三等奖2项、市级优秀成果14项。

科学普及,意义深远;科学精神,大有可为。接下来,漳州市局(公司)将继续在科学传播和科普建设的道路上发光发热,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陈晓宇)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