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为中国式现代化描绘了美好图景,引领着各行各业在新时代奋力前进,也必将为世界的发展注入新活力。中国日报视觉中心推出十组影像故事来展现各领域的风采。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应对自然灾害和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已成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光影绘新篇》系列第七集,飞云之上的生命守护。
中国国土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且自然灾害较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在应对重大事故和自然灾害时,航空应急救援具有快速、高效、灵活多用、受地理空间限制较少等优势,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应急救援方式。
2023年5月16日,云南丽江,“应急使命•2023”高山峡谷地区地震灾害空地一体化联合救援演习中,直8A投水灭火。摄影:岳书华
以国产运20大型运输机、AG600水陆两栖飞机、AC313大型民用直升机、“翼龙”系列无人机为代表的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平台已经成为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中流砥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3年5月16日,云南丽江,“应急使命•2023”高山峡谷地区地震灾害空地一体化联合救援演习中,两架直8L将云南森林消防总队8名救援队员、8辆摩托车机降到“灾区”。摄影:李衍宣
近十年,救援直升机数量从178架增至1000余架,固定翼飞机从1000架增至3186架,在册通用机场从146个增至399个。
2022年9月25日,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M在湖北荆门开展汲水科目试验。摄影:岳书华
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应对自然灾害和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提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已成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平安中国的重要保障,国产航空装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在各种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3年5月16日,云南丽江,“应急使命•2023”高山峡谷地区地震灾害空地一体化联合救援演习中,昆明航空救援支队特种救援大队16名救援队员和2头搜救犬登上直8A。摄影:岳书华
2022年7月22日,江西景德镇,消防队员在AC311上进行索降试验。摄影:岳书华
2023年8月3日,河北涿州受暴雨袭击导致内涝,救援直升机赴灾区开展救援,完成当日的任务后降落在机场。摄影:陶冉
2022年3月1日,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搜救型直升机机长进行起飞前的检查。摄影:冯永斌
2022年3月1日,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搜救型直升机的救生员在演练中通过机载绞车下降准备转运受伤运动员。摄影:冯永斌
2022年3月3日,北京冬奥延庆赛区,转运型直升机的救援人员在演练中准备转移受伤运动员。摄影:冯永斌
2023年8月3日,河北涿州受暴雨袭击导致内涝,救援直升机赴灾区开展救援,为灾区投送生活物资。摄影:陶冉
(冯永斌、岳书华、陶冉报道)
【责任编辑:万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