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0月27日电(记者 赵磊) 面对每年发射2艘神舟载人飞船的高密度任务需求,神舟载人飞船系统采用组批研制模式,以“一船发射、一船待命”的滚动备份,确保空间站工程任务顺利开展。
在发射场工作的40多天内,神舟载人飞船试验队需要并行完成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和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应急救援待命准备等。研制、发射、飞控及回收实施四条战线高度交叠,进度安排、质量控制、资源保障等诸多方面压力巨大。
试验队通过制定批产规范、设计通用文件体系、建立批产基线和技术状态管理模式、制定滚动备份策略等方法,建立了系统级批产设计与研制体系。通过验证项目优化、串行改并行优化、标准接口项目优化、试验工况优化、自动化测试和远程测试优化、集中—分布式飞控等手段,全面实现了覆盖产品研制过程、AIT、发射场、飞控等全流程的批产技术流程优化,大大提高神舟飞船研制效率和效益。
在神舟载人飞船研制工作中,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承担了飞船的电源分系统、对接机构分系统、推进舱结构与总装、测控通信子系统、总体电路分系统推进舱电缆网及三舱配电器等研制任务。研制团队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先后突破掌握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当天上宫阙有了日渐清晰的模样,对接机构已能适应对接目标从8吨至180吨各种吨位,以“次次十环”的对接精度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起“太空廊桥”,并创造了与空间站2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这一世界纪录。电源分系统开展了100多项技术攻关,研制出近百项新材料、新器件、新技术,掌握了低轨高压电源系统核心技术,实现了航天员在空间站“用电自由”。
据了解,在后续任务中,航天科技集团神舟团队将继续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坚持载人航天标准,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昂扬的奋斗姿态不断夺取航天事业新胜利,在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