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0月22日电(记者 邹红)2023年10月22日,首届北京国际非遗周(简称“非遗周”)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幕。本次活动以“大美非遗,和合天下”为主题,包含开幕式、国际非遗展览、非遗对话,以及副中心非遗特色活动、各区分会场活动近百场。国内18个省市和来自亚洲、欧洲、南北美洲、非洲约40个国家的近千名代表、近500个非遗项目、3000余件展品和作品以多种形式齐聚非遗周。
开幕式现场的普宁英歌表演。普宁英歌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日报记者 邹红 摄
嘉宾学习秘鲁剪刀舞。2010年,秘鲁剪刀舞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日报记者 邹红 摄
开幕式现场的弗拉门戈舞表演。2010年,西班牙弗拉门戈舞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日报记者 邹红 摄
志愿者们品尝全聚德烤鸭。中国日报记者 邹红 摄
意大利奶酪制作演示。中国日报记者 邹红 摄
一名志愿者与俄罗斯套娃的展板合影留念。中国日报记者 邹红 摄
【责任编辑:许聃】
COMPO
WS65350f0ea310d5acd876b333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310/22/WS65350f0ea310d5acd876b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