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经济热潮继续,361°或成年内最大赢家

2023-10-20 10: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亚运盛会落幕,但体育经济热度却仍在继续。在杭州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共斩获201金111银71铜,金牌数创下历史新高。而在赛事期间,国内领先的体育运动品牌361°也以官方合作伙伴的身份,为赛场上的精彩瞬间增色不少。

回顾整个亚运周期,361°表现可圈可点,在赢得了面子的同时,亚运会高热度所带来的流量也成功转化为销量,堪称是体育品牌赛事营销的典范。

  连续四届,从赞助亚运到服务亚运

361°与亚运会的合作可以上溯至2010年广州亚运会,在接下来的十余年时间里,361°连续四届为亚运会服务,已经与赛会形成了深度绑定,并深入到亚运会各个环节当中,以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助力大赛的成功举办,实现了从“赞助”到“服务”的跨越。数据显示,过去的20年,361°支持了65000多名运动员,与155万多志愿者一起为赛会服务。

此次杭州亚运会,为切合“讲好杭州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需要,361°以中国风范、杭州韵味为设计理念,突出了传统与创新、江南韵味与东方诗意共融的魅力。同时,361°还根据不同人员职能与款式对服饰进行了防风防水、吸湿速干、抗菌等功能性处理,使穿着者舒适自如。巧妙的设计也让品牌元素完美融入了赛事氛围中,实现了361°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的有效曝光。

联动大众,用行动诠释中国热爱

为“讲好中国故事”,361°对于品牌所践行的“热爱”文化进行了深度升华,凝练出了亚运主张——“中国热爱 多一度”,致力以“中国热爱”凝聚国人的奉献、拼搏精神和中国自信。

本届亚运会,361°再次将这一抹热爱的目光,投向了更多为赛会顺利举办而付出了努力的普通人当中。“为国争光是热爱,为别人服务也是”,361°用切实案例讲述了服务人群热爱故事,形成了一幅亚运者的浮世绘,并借此让更多国人、年轻人参与到亚运当中。

而这一理念也在大众层面获得了高度认可。微博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8日,361°的亚运话题 #中国热爱多一度# 在赛事期间的阅读量超过了5.4亿次,同时创下了约858万话题互动量和约263万的讨论量。

专业加持,品牌价值持续深化

不仅如此,本届亚运会期间,361°专业的运动装备和服务也得到了充分验证,包括女子运动风尚代言人龚莉、电竞运动推广大使朱伯丞(Paraboy伞兵)、新晋女子篮球代言人李缘等在内多名代言人纷纷夺冠,此外,361°所支持的中国女子水球队也成功摘金,中国女子铁人三项队两名选手林鑫瑜、杨一凡则分获银牌、铜牌,为361°赢得了不少掌声与关注度。

同时,361°亚运展馆亮相杭州奥体中心“大莲花”外广场,展出了其为历届亚运会提供的官方体育服饰及一系列前沿科技专业产品,再度提升了品牌关注度和影响力。

在秒针营销科学院发布的《2023杭州第19届亚运会赞助商社交影响力榜单》中,361°位列TOP3。海量的曝光不仅助推品牌影响力持续上升,也有力带动了终端销售。数据显示,双节首日,361°全国销售规模同比增长80%,创历史新高。

通过亚运会这一国际性的体育盛会,361°向前来观赛的世界各地观众展现了专业化的运动品牌形象,实现了品牌价值传递不断沉淀与深化。

探索新兴运动,实现与年轻人同频

当杭州亚运会的游泳馆响起《千年等一回》的旋律,这届亚运会的BGM就开启了“上云端”模式,成功出圈。相较以往大型国际赛事,本届亚运场馆的体育展示团队成员以“90后”和“00后”为主,而其效果也得到了公认,亚组委官方点赞:“年轻人更懂年轻人!”

当前,随着“90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面对市场主体的变更,361°也主动响应市场趋势的变化,坚持“专业化、年轻化、国际化”的品牌定位,用品牌和产品价值链接用户需求。

作为率先开始电竞战略系统化运作的中国体育品牌,361°以赞助电竞赛事、打造联名IP鞋服、开设电竞主题门店、推出滑板专业装备等方式加码电竞专业赛道,持续发力年轻化战略,完善在电竞和滑板等新兴运动领域的布局,以此拓宽年轻消费群体的关注,并有效传递品牌的态度和精神。

目前,凭借对于“年轻化”的认知与探索,361°已经牟定主流消费人群,在全新的市场竞争格局当中,占据了先手地位。可以预见,后续,361°也将在更多新兴运动领域中发挥创新力,为年轻人群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助力业绩增长。

在杭州亚运周期当中,361°以整体营销有效性升级、强化产品体验并扩大关键生意区域的品牌影响力,用实践案例打造了全民参与全民热爱的体育营销范本,在取得了品牌声量与品牌调性提升的同时,强化了终端转化。

此前,在中报季,361°就以18%的增长率领跑整个体育用品行业,而此次杭州亚运会大获全胜,也再度为其业绩增长态势提供了有力支持,以此判断,本年度361°的营收增长也将超出预期。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