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10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胡兆红)城市因文化而精彩、文化与城市共生长。如何熔铸文化品格,赋能城市发展?在14日举行的长沙市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长沙市文旅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润葵介绍,近年来,长沙通过涵养独具一格的城市文艺气质、构建体系畅达的文化服务格局、探索活化利用的文脉传承路径、建设供需适配的文旅产品体系,持续擦亮“城市文化和都市休闲”名片,奋力建设世界文旅名城。
以湖湘文化、长沙故事为题材,长沙精心创作了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花鼓戏《花猪司令》、湘剧《夫人如见》等重点剧目。新创舞剧《伯牙绝弦》、情景剧《潇湘之子》、大型交响组曲《万里长沙》《岳麓书院》等精品力作,复排湘剧传统小戏、花鼓戏经典桥段,年均送戏下乡进社区、入校园、到企业1000多场次。在长沙,大剧院看戏、音乐厅听歌、小剧场赏话剧、博物馆品历史、美术馆逛展览,艺术如你所愿、皆有所得。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推进省市共建长沙交响乐团,培育群众文艺团队5000多支,长株潭大学生音乐节、杜鹃花艺术节等活动精彩纷呈,成为永不落幕的“百姓大舞台”。
深入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按照就近、便利原则,建成标准化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70个、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1565个,打造集旅游集散咨询、文化休闲展示功能于一体的基层文旅融合示范点60个;55个乡村图书室纳入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全市图书馆分馆达203个、文化馆分馆达80个,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文化新空间和休闲好去处;引导鼓励社会力量组建艺术团体、创办公共场馆,近年来全市扶持发展民营博物馆17家、民营美术馆11家、民营艺术团体27家,成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生力军。
实施文明探源工程,推进铜官窑、炭河里、汉王陵三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以湘江两岸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为抓手,持续打造湘江轴线、遗址公园、古城风貌、名镇名村、湖湘名人五大历史文化景观群。加快建设“博物馆之城”,46家博物馆基本形成综合馆为龙头、专题馆和行业馆为辅助的“一体两翼”格局。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创新传播表达方式,市花鼓戏中心抖音直播登顶全国非遗类主播第一。
深化国家文化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拓展全域旅游,发展书香游、艺文游、研学游、红色游、工业游等新业态类型;激活全链消费,丰富节会、演出、展览、赛事等新消费活动;发展夜间经济,培育景区夜场、灯光夜秀、湘江夜游、非遗夜市等新消费场景,非遗研习之旅、名人故居之旅、特色美食之旅成为市场新宠,明星演唱会持续火爆、特色小剧场不断涌现,旅游演艺剧目《恰同学少年》《天宠湖南》备受追捧。文化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质素,长沙先后入选“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十大旅游向往之城”、上榜全国十大热门旅游城市。今年国庆节期间,根据去哪儿平台出行旅客年龄层段筛选数据显示, “00后最爱去的城市”第一位是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