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以下简称“环责险”)又称“绿色保险”,是由政府引导、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自愿购买的一种保险,能通过组织专业力量对承保企业进行环境体检,协助企业排查评估污染风险,降低企业环境污染发生率。泉州市积极宣传贯彻上级文件精神,部署推进环责险工作,提高企业的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意识,为企业绿色发展保驾护航,截至目前,泉州市在保企业307家,保费达12469.496万元,为企业提供了风险保障金额30.9995亿元。
政府推动 市场运作
早在2015年,泉州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泉州银监局及泉州市保险行业协会共同出台了《泉州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泉环保〔2015〕32号),在全省率先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2019年9月,制定印发《泉州市生态环境局转发福建省生态环境厅 福建银保监局关于进一步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泉环保监测〔2019〕4号),加强督促各地投保范围内企业落实应保尽保。自2015年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市投保企业数逐年递增,2023年基本实现投保范围内企业应保尽保,投保范围涵盖重金属污染行业、危险废物污染行业、其他环境高风险行业等6类环境高风险行业。全市已有人保财险、太保财险等14家保险公司参与承保,逐步形成了“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和“保险公司单独承保+保险公司组成共同保体共同承保”的泉州模式。
预防为主 服务前置
环责险的重要作用不只体现在经济补偿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事前的风险防范方面。泉州市立足防险,构建综合、立体、系统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充分利用第三方环境风险评估力量为参保企业“把脉问诊”,评估参保企业风险等级,帮助企业排查环境污染安全隐患,通过服务模式前置,满足了政府部门对提升风险管控水平、降低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率的期望和要求。
协同发力 多方共赢
环责险有与其他保险一致的共同点,但是更重要的是其公益性与营利性集于一身的特点,是实现保险人、受害人、侵权人多方共赢局面的良好途径。发展环责险,是运用市场化手段强化环境风险管理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及时处理环境污染损害纠纷,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推动企事业单位履行环境责任,提升环境风险防范能力。泉州市始终将推进环责险工作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努力构建“政府部门、保险公司、投保企业”三位一体的环境风险预警与防范系统,实现了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