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作为改革发展、干事创业的生力军,是党和国家重点培养对象之一。然而,有的部门在培养年整干部中存在揠苗助长、不重实际现象,习惯于“大水漫灌”式教育,有违干部成长规律。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个系统过程、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而是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如何进行“精准滴灌”?应该把握三个重点。
“精准滴灌”重在夯实基础。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必须突出政治标准、严把政治关口,引导他们筑牢信念灯塔,自觉抵御各种错误思潮侵袭。要把坚定理想信念、夯实理论基础作为重中之重,定期开展政治体检,不断增强年轻干部政治定力。同时,要紧跟时代步伐,紧贴岗位需求,打牢年轻干部的专业根基,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分类分层开展专业化培训,努力打造又博又专的素养结构,确保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干部培养效果最大化。
“精准滴灌”要在实践锻炼。常言道,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培养年轻干部,实践就是最好的课堂,要以火热的实践锻炼,促进年轻干部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因此,要坚持为“好苗子”量身制作“墩苗”方案,注重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用好重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一线、急难险重任务等平台,以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把他们安排到乡村振兴、信访维稳、改革发展等基层一线岗位“墩苗”历练,让他们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学会独自处理矛盾和问题,在经历难事、急事、要事中锤炼能力、锻造本领。
“精准滴灌”贵在跟踪培养。“使用就是最好培养”,培养年轻干部,还需掌握“最佳使用期”,做到用当其时,让优秀年轻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要建立本单位年轻干部人才储备库,强化优秀年轻干部的日常跟踪管理,对于苗头性问题,要及时提醒和教育,健全“能进能出”的动态机制,保持优秀年轻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要科学辩证把握快与慢的关系,防止唯年龄倾向和“带病提拔”,确保选拔使用年轻干部公道正派、风清气正。 (漾濞县工业信息商务科技局党委张斌 崔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