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少年行—无废进校园”生态环境科普活动正式启动

2023-09-26 16: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695608338675.png

9月17日,“科普少年行—无废进校园”生态环境科普活动正式启动

科学无比浩荡,探索永无止境。9月17日全国科普日期间,来自北京市东城区九十六中的30余名学生,同线上全国青少年一起,走进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环保科普课堂,正式拉开了2023年“科普少年行—无废进校园”生态环境科普活动的序幕。

https://upload.jxntv.cn/2023/0926/1695715543403.jpg

“科普少年行—无废进校园”生态环境科普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青少年群体肩负着推动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的时代使命,促进青少年群体理解、参与科技创新,全面提高青少年群体的科学素质,是科普工作的重点任务。”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副司长温雪峰认为,“无废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共识,动员多方参与。“科普少年行—无废进校园”生态环境科普活动,倡导青少年做绿色生活方式的践行者和“无废学校”的参与者,把无废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希望通过科普进校园,能够激发大家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兴趣,在未来生活工作中,以兴趣驱动解决固体废物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做出很多化腐朽为神奇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生力军,成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者。

1695608385787.png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副司长温雪峰致辞

近年来,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生态环境领域的科学普及成为汇聚环保力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抓手。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科技处四级调研员吴丰成表示,此次活动以“科普少年行—无废进校园”为主题,“无废城市”建设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广泛开展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也是生态环境部“十四五”生态环境科普工作的重要任务。

1695608398884.png

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科技处四级调研员吴丰成致辞

为配合推进“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向广大社会和公众推广“无废”理念,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启动了无废公众教育项目。以学校为平台,通过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区、社区带动社会,传播“无废”新理念。基金会刘春龙秘书长说,今天的活动正是基金会长期工作的有力延伸,希望通过“科普少年行—无废进校园”活动,能够将环保知识和实践带给更多的青少年,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年轻人积极参与和关心环境的态度将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1695608411456.png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秘书长刘春龙致辞

“希望通过系列科普活动,在青少年心中埋下绿色的种子、科学的种子、创新的种子”,中国环境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王付瑜表示,中国环境出版集团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建立权威、专业、知名科普作家队伍,激发科学家创作活力,推动“大家写小书”;持续打造“科普会客厅”“科普少年行—无废进校园”“科普创作营”等品牌活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具影响开展科普宣传,助力提升全民生态环境科学素质与行动自觉,推动从知识普及向价值引领和能力养成迈进。

1695608423945.png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王付瑜致辞

“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站出来,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更可持续的环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乔琦认为,此次生态环境科普活动,宣传“无废城市”建设成果,传播“无废理念”,厚植“无废文化”。用教育普及的形式激发青少年关心“无废城市”建设、践行“无废理念”、投身“无废城市”建设的热情和行动力,有助于形成共建、共创、共享的良好局面。

https://upload.jxntv.cn/2023/0926/1695715543392.jpg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乔琦致辞

在“科普少年行—无废进校园”生态环境科普启动当天的首场活动上,老师们通过讲解与实践相结合,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固废理念通俗易懂,在好奇与感叹声中,同学们学到了原理、产生了兴趣。

1695608560520.png

同学们参观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1695608536122.png

同学们参观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什么是无废城市?建设无废城市,我们能做什么。带着问题,乔琦老师为同学们带来科普日的第一课《身边的无废城市》,教导大家在学习中、生活里如何参与无废城市建设,做小小环保卫士。在实践课堂上,同学们感受了一场与众不同的旅行,在北京市东城区九十六中李梦菲老师和中国环境出版集团第六分社副社长田怡的带领下,同学们随着小餐盒的脚步,了解了餐盒回收利用的整个过程,纷纷表示要做践行无废理念的小主力军。

1695608522951.png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乔琦老师为同学们带来科普日的第一课《身边的无废城市》

1695608507160.png

北京市东城区九十六中李梦菲老师(上图)和中国环境出版集团第六分社副社长田怡为同学们带来“无废”科普实践课

“做无废少年,让我的城市更清洁”“好好学本领,长大建设无废城市”“发明一种新技术,可以把所有垃圾变成资源”……在“一句话征集”活动中,同学们留下了对未来和对自己的期许。

1695608461713.png

  在科普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动手参与实践

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生态环境部直属机关团委、中国科普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等单位代表出席此次活动启动仪式。本次活动全网覆盖超502.3万人次,在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青在线、中国青年网、中国环境出版集团视频号、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等13个平台直播。(来源:中国网)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