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郑州9月17日电(记者齐馨 罗望舒 付仪方 )9月17日,记者走进在位于郑州北站编组场内的郑州北车辆段中欧班列(郑州)整备作业场,60辆集装箱平板车一字排开,"整备师"手持检车锤、检车灯正在对车辆集装箱锁头、车钩、轮对、闸瓦等进行全面检查,为列车"听诊"。
闸瓦是车辆重要的制动部件之一,作为列车的"刹车片",整备作业时需要对每块闸瓦进行鉴定,磨耗严重或不符合技术标准的要进行更换。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北车辆段郑州北上到运用车间党总支书记马天义说:"弯腰、探身、钻车、检查……一列车作业下来,需弯腰200多次。" 十年间,他的班组累计整备优质车辆10万多辆。
整备作业是对车辆进行全面"体检",一辆车的部件多达100余种。中欧班列(郑州)往返里程7000多公里,运行速度120公里/小时。在这支"钢铁驼队"十年平稳运行的背后,作为中原地区最大铁路枢纽的郑州北车站时刻保障着中欧班列(郑州)有序安全开行。
数据显示,2013年7月18日至2023年7月18日,中欧班列(郑州)累计开行7572列、发送货物67万标箱,十年提升460%、545%。
郑州北车站调度车间副主任谭智勇表示,郑州北车站强化行车、调车、货检等关键作业环节的高效衔接,并为中欧班列开辟"绿色通道"。由于中欧班列(郑州)运行里程达数千公里,相对普通货物列车快了很多,对车辆部件质量要求比较高,所用车辆都是优中选优。
圃田站是陇海线的一座综合性货运站,也是中欧班列(郑州)的始发站。一趟趟"钢铁驼队"、一列列"带货顶流"穿梭于纵横交织的圃田站股道上,跑出中原经济腾飞"加速度"。
17日下午,一列满载医疗器械、汽车配件、儿童玩具、食品、家具家电的X8202次中欧班列(郑州)从国铁集团郑州局圃田车站驶出,经二连浩特开往德国汉堡。
自2013年7月18日首趟中欧班列(郑州)开行以来,国铁集团郑州局累计开行中欧班列(郑州)8426列、发送货物73万标箱,较班列运行初期分别提升 467%、503 %。其中,去程4358列、40万标箱;回程4068列、33万标箱,累计发送货物 754万吨。
十年来,中欧班列(郑州)由每月1列增至最高34列,时速从80公里提高到120公里,铁路运量、运力不断提升;承运货物由最初的单一产品拓展至目前的上万种产品,打造出"数字班列""恒温班列""农产品班列""新能源汽车班列"等优势特色名片,综合运营能力保持全国前列。
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拓展,中欧班列(郑州)已经构建起"多站点多口岸"国际物流网络和"1+N"境内外物流枢纽体系,业务范围覆盖4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让不边、不靠海、不临江的河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