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自贸试验区建设三周年成绩单出炉 外贸外资占全省总额近三成

形成湖南特色制度创新成果84项,新设企业3.4万多家,外贸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今年分别占到全省总额的近三成……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三周年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据悉,长沙片区将进一步释放开放平台功能,加快制度集成创新,实现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融合发展。

湖南自贸试验区建设三周年成绩单出炉 外贸外资占全省总额近三成

来源:长沙晚报 2023-09-15 15:5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捷萍)形成湖南特色制度创新成果84项,新设企业3.4万多家,外贸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今年分别占到全省总额的近三成……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三周年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今日,湖南自贸试验区建设三周年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省政府副秘书长陈献春,省商务厅厅长、湖南自贸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主任沈裕谋,长沙市委常委、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党工委书记邱继兴,岳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魏淑萍,郴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平介绍三周年建设成果,并答记者问。

制度创新质量居全国第一方阵

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

3年来,湖南自贸试验区围绕政府职能转变、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打造国际投资贸易走廊等7个重点领域,深入实施了119项改革试点任务,形成了两批共计84项特色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市场化升级”“国际邮件、国际快件和跨境电商业务集约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等7项制度创新成果被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在全国复制推广和推介。商务部研究院评价湖南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质量步入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一方阵。

制度创新的同时,湖南自贸试验区建设了对非经贸合作、国际化服务、国际物流枢纽等一批开放发展平台。2021年、2022年全省对非进出口分别同比增长38.52%、42.8%。中欧班列(长沙)2022年发运1020列,开行量位列全国第三,中欧班列南方集结中心初现雏形。

开放引领累计引进重大项目327个

湖南自贸试验区坚持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培育壮大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围绕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长沙片区开展了一系列集成式制度创新:打造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市场化升级新模式;打造知识产权数字化“前置保护”新模式;探索工程机械再制造设备出口……取得累累硕果。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等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2022年海外营收分别同比增长47.19%、72.6%、512.04%、68%。长沙片区培育形成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21家、省级“5G+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6家。三一重工18号工厂、博世长沙工厂入选全球“灯塔工厂”。临空产业、现代种业、国际会展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出口近18亿元工程机械二手设备至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20个国家。

岳阳片区加快构建现代临港产业体系,引进新金宝、卂龙、鑫源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新材料、整车、粮食、橡胶等大宗进口贸易快速发展。郴州片区建设有色金属创新发展示范区,2022年获评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今年引进实体投资项目8个、矿贸及总部经济项目10个。

自贸试验区开放引领作用加快彰显,截至今年7月,湖南自贸试验区累计引进重大项目327个,总投资5138.61亿元;实现进出口5291.71亿元,占到全省总额的28.73%;实际利用外资7.53亿美元,今年1-7月实际利用外资占到全省总量的28.71%。

融入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

当前,长沙正在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长沙片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将如何服务和融入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

据悉,长沙片区将进一步释放开放平台功能,加快制度集成创新,实现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融合发展。

在建设开放性研发平台方面,按照“5+2”的发展格局,携手长沙经开区、临空、会展、雨花、芙蓉5个区块,种好湘琼合作共建产业园、高铁新城片区2块“试验田”,重点推进“四点一面”建设,即建设以长沙经开区为载体的先进制造业研发中心、以黄花综保区为核心的保税研发中心、以浏阳河为纽带的国际研发总部中心、以中非为主题的涉外研发总部中心,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赋能增效。

加快推进工程机械再制造及维修设备出口、新型易货贸易、对非标准合作、来华留学生创业创新4个集成式制度创新,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同时,用国际化营商环境为科技创新增效。加快建设商事商务集聚区、国际法律法务服务区,提质升级长沙片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营造更加贴心的投资兴业环境。建好对非、植物提取物产品技术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探索开展QFLP试点、AEO高级认证,营造更加便利的投资贸易环境。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包容审慎监管机制,营造更加宽松的干事创业环境。

(刘捷萍)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