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审旗人民法院积极探索裁判文书“阅核”机制

为抓实审判管理,落实好院庭长监督管理责任,今年7月,全国大法官研讨班提出“四类案件”之外的案件,原则上庭领导都应当“阅核”,重大案件报院领导“阅核”。院庭长不同意合议庭、独任法官意见的,可以直接调整、改变合议庭、独任法官裁判意见,进而导致审者不判、判者不审,司法责任不清、错案难以追责。

乌审旗人民法院积极探索裁判文书“阅核”机制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09-14 17:0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抓实审判管理,落实好院庭长监督管理责任,今年7月,全国大法官研讨班提出“四类案件”之外的案件,原则上庭领导都应当“阅核”,重大案件报院领导“阅核”。

9月8日,在国家法官学院2023年秋季开学典礼暨“人民法院大讲堂”上,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就如何加强审判管理,提升审判质效提出,要以“阅核制”为抓手,落实院庭长监督管理责任,严把案件裁判质量,并理清了“阅核制”根本区别于“审批制”的概念。

什么是审批制?

院庭长不同意合议庭、独任法官意见的,可以直接调整、改变合议庭、独任法官裁判意见,进而导致审者不判、判者不审,司法责任不清、错案难以追责。

什么是“阅核制”

依法落实院庭长法定职责,庭长不同意合议庭、独任法官意见的,不能直接调整、改变,可以建议复议、提请专业法官会议讨论、报请院领导提交审委会讨论。在“阅核制”中,裁判由院庭长依职权“阅核”、由法定审判组织依法作出,职能明确、责任清晰。

为加快推进审判工作机制现代化,全面准确落实“阅核”机制,压实院庭长的审判监督管理责任,乌审旗人民法院结合本院工作实际,制定《乌审旗人民法院法律文书签发规定》,并制作《乌审旗人民法院法律文书签发表》,从阅核主体、阅核范围、阅核流程、阅核监督等方面强化院庭长监督管理职责,有效保障法律文书核阅制规范化、常态化运行。

下一步,乌审旗人民法院将切实以阅核制度为导向,把监管触角向前伸、向后移,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从各方面强化院庭长监督管理职责,努力构建与新型审判权力运行相适应的制约监督体系,促进以“质量、效率、效果”为导向的审判执行质效全面提升。(旗香渊)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