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近年来城东街道将网格治理纳入社会治理大格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扎实推进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通过网格化治理,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治理“前哨站”
“郭里园新村137幢二楼平台漏水到一楼大车库,郭里园新村132幢东侧有偷倒建筑垃圾、阻碍通行......”月初,在郭里园社区雅乐网格微网格群中收到居民反应情况,网格员收到并及时汇报沟通处理。郭里园社区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以网格为基本,网格员时刻保持在岗在状态,联合微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工会志愿者等,倾听群众心声、回应群众诉求、帮助解决群众关注聚焦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
深耕厚植,共筑基层治理“同心圆”
“我们楼幢旁晚上经常有狗乱吠,实在影响大家休息,能不能帮忙协调一下?”德民花苑58幢的几位业主找到网格员许金兰反应诉求。网格员将情况上报后,第一时间上报街道城管办,街道立刻联系专职处理人员赶到现场,对流浪狗进行犬类管理整治。德民社区以群众为中心,充分发挥网格员和邻里理事长“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由网格员和邻里理事长变身信息采集员、矛盾调解员,实现高效精准贴心服务。城东街道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通过建立网格微信群和邻里交流群,让群众有困难能够迅速找到网格员和邻里理事长,形成双向精准互动,确保群众“找得到门,见得到人,办得了事”。
多点发力,打好基层治理“组合拳”
“以前我们小区内部路车辆回来都是随意停放,经常造成消防通道堵塞,虽然通过老小区改造,但还是有人随意乱停车造成堵塞。街道、社区联合城管多次对内部路进行管理,为居民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新桥苑居民李阿姨表示。线上,新桥苑社区全面整合12345等线上民生诉求受理渠道,通过网格群等方式及时反馈办理进度,全程接受群众监督,解决了基层治理平台多、流程繁等问题。线下,网格员们通过巡查走访,及时排查网格内的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及其他事项,收集群众诉求和意见建议,对当场能够处理的,采取即采即办。不能当场解决的上报部门联合行动,让群众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
一件件事关民生冷暖的“关键小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无数的“小确幸”,托起了群众“稳稳的幸福”。据悉,城东街道将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推进综合网格改革为抓手,全面提升基层治理工作水平,确保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在网格,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供稿单位:南通市崇川区城东街道
供稿人:赵蕾 陶菊红 范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