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朝阳》勾勒外地青年在京生活图景,为现实题材创作树新标杆

《一路朝阳》勾勒外地青年在京生活图景,为现实题材创作树新标杆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9-07 17:2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9月7日电 日前,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电视剧《一路朝阳》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主持,北京市广电局、相关负责人出席研讨会。播出平台、出品方、主创代表、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与本次会议,共同围绕这部剧的审美取向、艺术价值、精神能量等多个角度展开交流与讨论,共同探讨了《一路朝阳》的创作经验与现实意义给类型创作和电视剧市场带来的新变化、新活力。

作为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参与推动和扶持的重点文艺精品项目,电视剧《一路朝阳》通过两个女孩在北京奋斗打拼的"北漂"故事,以普通人的视角展现了小人物在大时代中的真实经历和成长历程。播出期间,剧集收获高口碑与高热度,共斩获全网热搜860个,其中微博热搜543个,相关话题阅读总量超过27亿。《一路朝阳》自开播以来收视率持续上升,CSM实时收视破2,并居同时段收视全国首位。

北京市广播电视剧副局长余雷首先肯定了这部剧具有温暖的现实关照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剧中多次出现的CBD,鸟巢等标志性符号,充分展现出这部作品的新时代'京味儿',而剧中的每一处细节不仅推动着剧情起伏和人物命运变化,更更象征着背后看不见、摸不着却与各个人切身相关的滚滚时代洪流。"他说道。以城市发展描摹时代厚度、以真实细节刻画生活锐度、以个人成长凝聚情感温度,《一路朝阳》以小见大地勾勒出2007年至2019年间外地青年在北京生活的真实图景,余雷也进一步表示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将进一步完善北京大视听工作机制,为影视剧在京创作保驾护航。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电视剧项目部负责人赵小波同样点赞了该剧对于都市题材创作的借鉴意义。赵小波提到,《一路朝阳》之所以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观众的普遍认可,离不开真实落地的故事内容和贴近生活的人物塑造。

对此,电视剧《一路朝阳》总制片人言瑾、编剧蓝小汐、导演曹凯、总策划贾尧从创作角度分享了这部剧的制作经验。言瑾认为,真实是现实主义作品的立身之本,反映到这部剧的创作中,真实则是创作团队始终把持的纲领。据言瑾介绍,这部剧的改编创作前前后后有四年多时间,在原著《大城小室》提供的跌宕起伏的故事蓝本的基础上,编剧蓝小汐和创作团队以两位女性跨越十年的友情作为重新书写的主线,也因此确定了这部剧的温暖现实底色。具体到创作过程中,蓝小汐曾与上百位20至30岁年龄段的女性深聊,以剧本创作真实反映女性的成长与困惑,传递正向的女性力量。

除了扎实的文本,适配的选角和精良的制作也成为这部剧的品质保证。在拍摄过程中,如何让角色"贴地飞行"是导演曹凯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此,他和主创团队做出大量努力,真实的生活体验和实地走访让人物更具可信度,情节更有代入感,也让整部剧集更加落地。优酷副总编辑李德顺通过优酷站内站外的热度数据肯定了这部剧的社会反响。他提到,非常真实、很接地气是很多网友对于《一路朝阳》的评价。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指出,在都市情感剧成为大热题材,并且被市场反复书写的当下,如何能够在类型创作中出新出彩是关键所在。真实的时间段、真实的地域无疑构成了《一路朝阳》现实书写的背景,也展现出创作团队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此外,这部剧对于都市题材的进一步开掘还在于剧中年轻人的生活经历和奋斗故事给当下青年带来的思考意义。

这恰恰是导演曹凯对于这部剧的期望,"这不仅仅是80后的故事,我们希望90后、00后也能在看剧时产生共鸣。"他说道。总策划贾尧肯定了这一点,强调剧中的诸多细节正是反映了自己这一代人在北京立业的艰辛,也是无数"北漂人"真实经历的困难与喜悦。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一川用"以自强通向自尊"概括了该剧的思想主旨。与此前同类型的剧集创作不同,《一路朝阳》阐述了个体精神成长在女性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意义,并传递出"经济上的自强自立才是通向精神自尊的坚实路径"的立意。具体而言,王一川从曲折多变的情节、浓郁的时代生活气息、颇具特色的人物群像塑造和两位女性的精神奋斗史等四方面介绍了这部剧的深刻主题,肯定了剧集以"京情文艺"创作在北京文艺领域做出的全新开拓和建树。

在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卢蓉看来,《一路朝阳》是既现实又充满理想主义的一次创作。"这部剧不悬浮夸张,也不黑色压抑;剧中的人物不傲娇,也不歇斯底里",卢蓉表示,故事背景上的中国楼市十年正是中国社会在千禧年后经历深刻变革的十年,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十年,是中国社会结构迅速转型和重组的十年。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加的时代背景给了人物生成的土壤。"而这部剧讲述的是这个时空中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和情结,是女性勇敢地、自尊自爱地立身于人世的故事内核。"

《光明日报》高级编辑李春利也从《一路朝阳》打破叙事套路的角度出发,肯定了这部剧在都市情感和职场女性题材中的质量提升。"没有苦情大女主模式,没有霸总霸屏套路,没有贩卖焦虑",在李春利看来,《一路朝阳》的核心价值在于以治愈和共鸣的方式为年轻人奉上一部"励志的人间指南"。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洪涛也表示,两位女主角互为镜鉴又彼此呵护的设计,以及主人公对于情感平等对话的心态,都是当代语境中非常可贵的坚守。也正是因为这部剧不随意解读人性、不刻意制造矛盾,才让剧集的价值表达有更强的共情力。

在研讨会的最后,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总结了这部剧的时代价值。他提出,"时代和观众都需要这样的电视剧,尤其是青年人,剧名的'一路朝阳'指的是每一个在新时代奋进的青年一路朝阳,也是我们的社会和时代一路朝阳。"仲呈祥认为,优秀的电视剧作为大众艺术,要坚持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而电视剧《一路朝阳》不仅带给受众温暖,更把创作美学同接受美学结合起来,让每一个观众都能够在剧中照见自己的影子,引领当代的青年直面人生,解决困难,开拓未来。

"现实的艰难曲折能够被化解为人生的亮点,投射到剧集的创作中,艺术创作者用严谨的审美方式处理好创作难点,也能使其变为亮点。"仲呈祥认为,尽管两位女主人公的志趣相异,但从生活实际出发创造人生这一点是一致的,而这也体现了《一路朝阳》的创作境界,志高、情真、趣雅的剧集才是广大观众和行业所需要的,这部剧将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为现实题材创作提供了新的经验。

【责任编辑:王晔】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