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目标明确,落实到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开发区根据二十大精神,出台了《“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合理破解制约农村公路发展瓶颈,紧紧围绕农村公路“建好、管好、养好、运营好”总目标,进一步推进开发区“四好农村路”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广大农民群众更好的建设小康生活,为加快农村现代化提供更优的保障。
开发区交通运输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为更好落实责任,印发了《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的原则,建立了覆盖区、乡处、村的路长组织体系,全面落实农村公路主体责任,形成责权清晰、齐抓共管、高效运转的农村工农路管理机制。“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农村公路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示。
二 因地制宜,成效显著
开发区交通运输局根据以往工作经验,针对开发区农村公路里程长,村级公路占比高,道路养护和管理难度大等问题,通过优化方案、增加投入、明确责权等方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和资金保障体系。2014年至2024年这十年间,开发区交通运输局从机制管理、道路建设、养路维护等方面做好大量的工作,其中战北线2022年评为“河北省美丽精品示范路”。开发区农村公路公里分布如图1所示。
2.1 机制管理
(1)建立并完善路长制制度,严格落实路长制要求。
对开发区44条农村道路进行路长制管理,通过实施区、办事处、村三级路长体系建设,实现全区县、乡、村道路长配备全覆盖。并制定相应政策,各级路长定期对负责路段进行踏查,制定工作台账,明确工作职责,发现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和路域环境整治等方面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2)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闭环管理。
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定期对农村公路及桥梁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保证路产路权,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做到“监督到位、职责明确、问题可溯、应急及时”。
2.2 道路建设
2014年至今,完成对危桥、县道和村道的重建工作,总计建设危桥3座,修缮道路53公里。上述重点工作的完成,保障了群众的出行安全,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目前为止,开发区交通运输局总共扩建、重修各类道路53公里,重建危重桥梁3座,包括富新庄桥、董庄桥、后营南桥等。其中,扩建及大修县级道路为15公里,分别为战北线、乡道平榆东线、y051线;重修村级道路为35公里,分别为西岭村、小米河头村韩义庄、东甸、紫草坞、杨户屯、太和寨等。
2.3 养路维护
农村道路不仅仅需要基础建设,道路的日常养护、品质管控和道路绿化也是重要建设方面。开发区交通运输局在这三方面每年制定计划及标准。在日常养护方面,每年年初制定养护计划,对道路日常保洁、保障道路无坑槽、路障等。在道路品质管理方面,每年对农村公路路面状况进行自动化检测,对照检测数据制定下一年道路修建计划。在道路绿化方面,充分保障资金用于道路绿化工程建设。为提高种植质量和种植效果,根据不同路段的路树苗木种植情况,进行了详细摸排,并建立种植台账,该新栽种的栽种,该补植的补植,确保应植尽植、应种尽种、应绿尽绿,打造优美的农村公路环境。(通讯员:张永志,刘杰,李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