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聚正能量 家乡我代言】宁夏银川 循环科技高质量养成黄河经济鱼

【宁聚正能量 家乡我代言】宁夏银川 循环科技高质量养成黄河经济鱼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8-31 15: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走进宁夏银川科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园区,这里并不是印象里的一片鱼塘,而是一个个“圆桶”状的池子。

“这就是我们养鱼的养殖桶,旁边的方形水池则像污水处理厂一样,把养鱼的废水通过生化反应处理,再净化,循环利用。”宁夏银川科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石伟介绍到。“你看,这是溶氧,这是水温,我们通过它可以查看鱼的营养状态,在这个绿色范围就属于安全范围。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监测水下的生态环境,时刻保证池塘里不缺氧,确保鱼苗高质量存活。”

这里的黄河经济鱼类种质资源场于2022年建成,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工厂化水产养殖车间。整个车间采用的是全程自动化控制,所有养殖过程是智能化处理,物联网实时监控。是集智慧渔业、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技术模式、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处理、高产高效健康养殖应用于一体的国家级水产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承担着黄河鱼类种质资源的修复保护作用。

“养鱼先养水”,水的含氧量、PH值、氨氮浓度等,都会影响鱼的成长。调节好水质,是保证鱼类健康成长的关键。在银川科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鱼塘都装上了水质监测物联网系统,利用物联网实时监测水质可降低养殖风险。同时,大数据智能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精细喂投和科学用药,降低了养殖水体的污染,使渔业生产从经验依赖型向科学决策型转变。

“我们现在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做到真正的生态绿色,去抵御自然灾害和外来污染物,生产出来更优质品种。”石伟说。“养殖桶”便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的体现。通过养殖水循环利用,相同规模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施系统与池塘养殖系统相比,产出1千克鱼的能耗降低20%以上,可以减少10~20倍的土地以及8~10倍的养殖用水,实现节本增效、高密度、高产高效目标。

石伟说:“作为企业,我们也会带动周边农民收入,首先流转土地让农民通过土地有一份收入。然后土地入股分红,农民的土地流转过来后手持股份,我们根据每年盈利多少进行二次分红。第三步就是让农民们到我们这工作,挣工资。这样农民们相当于有了三分收入。”通过这种创新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获得相当数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就业质量。同时通过对休闲及有机农业从业人员进行全方位培训,获得稳定收入,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辐射带动500多农户增收致富。(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摄影 贾韫宁)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