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新现象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是什么?来看看这场主题研讨会

8月29日下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贵州文化新现象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主题研讨会在贵阳孔学堂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会议中心举行。”  据悉,此次研讨会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贵州省孔学堂发展基金会承办。

贵州文化新现象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是什么?来看看这场主题研讨会

来源:天眼新闻 2023-08-30 16:2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29日下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贵州文化新现象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主题研讨会在贵阳孔学堂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会议中心举行。

  研讨会现场

本次研讨会设置主题发言及自由发言两个环节,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围桌而坐,从不同视角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贵州文化新现象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这一主线畅所欲言,分享真知灼见。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李毅在致辞中表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贵州结合历史条件和现实基础,提出“奋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明确提出“六个典范”目标,坚持试点探索、实践推动,坚持清单化、项目化推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有形有感有效,实现了良好开局,取得了初步成效。

  研讨会现场

“此次研讨会各位专家、学者的精辟论述及独到观点,对我们进一步深化拓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黔东南州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袁世泽表示,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注重成果转化与运用,加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贵州文化新现象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的研究,积极探索新时代民族文化、民族团结、民族进步的路径。

随后的主题发言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哲学部主任、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朝戈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宋小飞,贵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杨志强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贵州传统文艺资源的当代价值:以口头传统为中心”“当民族文化遇上‘顶级’流量——从文化传承视角看民族文化与‘村超’‘村BA’之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贵高原视角”等研讨选题展开主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宋小飞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宋小飞围绕“当民族文化遇上‘顶级’流量——从文化传承视角看民族文化与‘村超’‘村BA’之耦合”这一选题展开发言时表示,“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本身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属性和任务之一,此类活动的举办使贵州的少数民族和其他民族的交流互动增加,从而产生了情感文化和认同,融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据悉,此次研讨会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贵州省孔学堂发展基金会承办。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朱迪 旷光彪

编辑 张良胜

二审 张婷

  三审 闵捷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