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积极开展认知障碍干预

2023-08-22 15:1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1世纪的全球化进程已将老龄化问题提上议事日程,作为全球首批迈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64亿,占我国人口18.70%;老年群体的认知症患病率为6%。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阿尔茨海默病(也称为老年痴呆症)作为老龄化问题的一部分,发病率不断提高,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带来了巨大压力。它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image.png

阿尔茨海默病目前面临社会认知低、早期难发现、干预支持少等困境和问题。目前社会大众对认知障碍的认知匮乏也反映在相关公益服务项目的志愿者招募上。为此,在东铁匠营街道、同仁园社区的支持下,积极链接社会公益慈善平台和资源,在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记忆包裹”项目的支持下开启认识“认知障碍”活动。

image.png

image.png

为更好的开展小组活动,使小组成员了解自己的认知状态,项目组于7月26日请专科医生为项目组社工进行了筛查培训并完成了小组成员“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的筛查。小组活动在同仁园社区党群活动室开展,通过签到、赠送小组成员家庭照料书籍、以及填写认知评测的表格,组员们由陌生到逐渐熟悉。医生讲述科普了认知障碍的知识点并做答疑。通过彩字训练互动,特别是通过手势舞“切土豆”、“让爱传出去”的互动。8月11日开展了第二次小组活动,活动以心理抚摸为主,心理老师通过OH潜意识投射卡牌,带领参与者讲述自己生活的故事,使参与者接纳当下的状态,提升内心力量;与记忆减退同在,坦然面对。活动在心理老师的带领下,参与者相互之间建立了良好的链接。通过选牌说出内心状态,在短短的时间内小组成员述说了自己的愿望、喜怒哀乐...。对后期活动的开展并达成“记忆包裹”项目的目标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image.png

image.png

据悉,“记忆包裹”项目是2019 年由韩红基金会发起的,2023 年持续资助经批复的北京市15 个社会组织申请的项目。德医&东铁匠营“记忆包裹”认知关爱项目通过组织社区活动、小组活动及个案干预3大类活动,通过宣传倡导,促进社会公众对以阿尔茨海默症为代表的认知障碍群体的关注。整合各类资源,提供科普、筛查、非药物干预、慢病管理等多领域的社会支持,共同构建认知症老年人熟悉、和谐、友好的生活环境,促进认知障碍友好社区的建设。达到通过科普讲座、中西医治疗、专业照护、音乐、饮食、推拿、运动调养指导;通过游戏、手势舞方式进行注意力障碍、思维障碍强化训练。使更多的社区长者增强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认知,关注到认知障碍的危害,通过活动提升认知障碍长者及家属福祉。

image.png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