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12时,为期三个半月的中国南海伏季休渔期宣告结束。随着“开海令”发出,粤琼桂等地渔民陆续出港“耕海”。
《孟子》说:“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如今,我们实现了他的理想。
海洋伏季休渔制度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有关规定设立的海洋渔业资源养护管理制度,自1995年起实行,目前已覆盖我国管辖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4大海域。每年休渔时间不少于3个月,涉及渔船10余万艘,渔民上百万人。
休渔期制度只是我国众多生态保护制度的一种,目前我国已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30多部、行政法规100多件、地方性法规1000多件,还有其他大量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定,形成并完善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恰好昨天(8月15日)是中国首个全国生态日。设立全国生态日,也是中国立法保障生态文明的一个典型缩影。全国生态日的设立,既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也有利于进一步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更好参与全球环境和气候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依据 8月15日发布的《全国生态状况变化(2015—2020年)调查评估》,全国生态状况总体稳中向好。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逐步提高。全国优良自然生态系统面积占比超过43%。生态系统质量等级提升的区域面积占比为11.67%,黄河流域植被显著变绿,"绿线"向西移动了约300公里。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久久为功,共建美丽家园!(田赟宗、吴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