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既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践行新时代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他在江西七年多时间里,就专门做过十几次系统的调查。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坚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涵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上级决策和制度政策出台提供客观参考,关键是要练就调查研究真本领、下好调查研究真功夫,真正摸清基层实情,了解问题病灶,提出有益见解,切实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为造福基层、服务建设打牢坚实基础。
坚持问题导向,做到有的放矢。问题导向是开展调查研究的指路明灯,开展调查研究就要明确调研目的,明确调查思路和方向,没有指向盲目开展的调研是毫无意义的。结合全县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针对医疗、教育、就业等群众最关心关注和反映强烈的问题,“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上级决策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民生保障和改善、党的建设”等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开展调查研究前要做好充分准备,选好调研课题,制定详细提纲,收集基础资料,力求准确、全面、透彻、全面了解情况。基层干部要将调研课题融入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选择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选择影响社会稳定矛盾化解的难点问题作为调研课题,在调研中下深水,摸实情,找准问题症结,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
坚持深入基层,做到贴近群众。要根治“不深不实”之风,树立实干的工作作风,杜绝光凭道听途说的调研形式,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倾听呼声、感受疾苦,总结经验、汲取智慧。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联系服务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基层一线,才能全面了解情况,掌握最真实、最客观的情况,才能看实情、探真知、出良策。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察民情、解民忧、惠民生,为推动工作提供好参考,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坚持真抓实干,确保调研实效。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解决难题、推动工作,只有瞄准成果运用这一目标,才能做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作为党员干部,抓落实是体现工作担当及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举措,万不能出现调查研究风风火火,问题解决拖拖拉拉的情况。综合运用实地考察、集体座谈、个别访谈、入户走访等方式,实行领导亲自部署、亲自落实,对调研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逐一梳理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建立工作机制,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切实形成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坚决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切实把调查研究的“问题表”变成工作实绩的“成效库”。(中馆镇 伍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