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河为媒——沿着大运河看中国”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访团于8月15日走进江苏常州市,探寻这座百年工商城在大运河工业遗产保护方面的经验与做法。
采访团第一站来到了常州钟楼三堡街的运河五号创意街区。街区位于大运河常州段南岸,总占地面积36388平方米,是在恒源畅厂(原常州第五毛纺织厂)基础上以“保护、利用、再生”理念进行建设的文创产业发展平台。
常州运河五号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部活动专员黄妍告诉采访团记者,经过十年的发展壮大,目前街区已吸引近90家文创类工作室和公司入驻,主要涉及设计工坊、艺文展览、美学手作、音乐书吧、餐饮轻食类,平均每年吸引70多万名参观游客,实现了从“古运河畔老工厂”到“常州文化新码头”的蜕变,成为了常州运河工业遗产保护的一个样本。
随后,采访团在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了解到,像恒源畅厂这样的大运河工业遗产,常州共有38处,包括戚机厂、戚电厂、大明纱厂等百年企业。从2019年起,恒源畅厂、大明纱厂和戚机厂相继被列为国家工业遗产,向人们展示着近代常州运河两岸工商业发展历程。
原戚机厂工具公司党支部书记张汉明饱含深情地向记者们介绍了戚机厂的一台台老设备,其中有的服役时间达100余年之久。他表示,展览馆里的展品是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才得以被完美保存下来,向人们“无声”地述说着运河工业文明发展,弥足珍贵。
保护好工业遗产的同时,这些常州企业还紧跟时代潮流,积极推进转型升级。
戚电厂,全称江苏华电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始建于1921年。如今,当众多大容量、高性能的新型电厂登上中国电力舞台时,戚电这颗跳动在沪宁线上近百年的“动力心脏”仍然强劲有力。进入新世纪,戚电相继投产了六台天然气机组,装机容量从48万千瓦跨越到217万千瓦,位列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