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涿州:共渡难关 重建家园

来源:中国日报    2023-08-08 17:12
来源: 中国日报
2023-08-08 17: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8月8日电(记者 武晓慧)工程车辆、铁锹齐上清理淤泥,弥雾机、雾炮车来回穿梭进行道路消杀作业……2023年8月7日,在河北省涿州市东仙坡镇临紫头村及周边,随着洪水逐渐退去,排涝、清淤、消杀等工作全面展开。

8月7日,无锡蓝天救援队队员指导村民志愿者如何使用弥雾机进行消杀。中国日报记者 武晓慧 摄

临紫头村紧挨北拒马河支流胡良河,此次汛情受灾严重,村中大部分房屋被淹,部分房屋院墙倒塌,低洼地带的洪水水位最高时甚至漫过平房屋顶。所幸的是,全村人都被安全转移,无人员伤亡,目前大部分村民被安置在附近的下胡良中心学校临时安置点。

“所有从家里清淤回到安置点的群众,必须在门口消杀完毕才能进去。”临紫头村党支部书记赵培在安置点门口反复叮嘱村民,“消杀工作非常重要。”随着村中积水逐渐退去,在安置点的村民白天陆续回到家中,清理淤泥、整理杂物、打扫庭院。

来自江苏无锡的蓝天救援队在涿州已支援多日,在村中帮助村民进行清淤消杀。退役军人吴天旭了解到家乡亟需消杀物资,已完成救援任务的他又再次返回涿州,8月6日晚,他和战友联系筹集的一批爱心捐助消毒物资运抵临紫头村。

战国燕邑,以涿水得名,是为涿州。受台风“杜苏芮”影响,这座位于京畿南大门、常住人口60余万的城市,受灾人数超过13万人。目前,涿州灾区逐步进入恢复重建阶段,来自全国各地前来运送救援物资的车队在街头排成长龙,众多爱心力量汇聚,帮助灾区群众共渡难关,重建家园。

8月7日,村民志愿者对道路进行消杀。中国日报记者 武晓慧 摄
8月7日,无锡蓝天救援队队员进行清淤作业。中国日报记者 武晓慧 摄
8月6日晚,村民领取捐助的爱心物资。中国日报记者 武晓慧 摄
8月7日,村民王秀荣家中的老房子院墙倒塌,回家收拾清理。中国日报记者 武晓慧 摄
8月7日,村民孙晓超把儿子的吉他放在客厅晾晒。中国日报记者 武晓慧 摄
8月7日,放暑假的中学生张嘉兴在家中清理淤泥。中国日报记者 武晓慧 摄
8月7日,村民清理被洪水泡过的洗衣机。中国日报记者 武晓慧 摄
8月7日,村民清理家中杂物。中国日报记者 武晓慧 摄
8月6日晚,村民在下胡良中心学校临时安置点吃晚饭。中国日报记者 武晓慧 摄
8月6日晚,退役军人吴天旭(左)和战友联系筹集的一批爱心捐助消毒物资运抵临紫头村。中国日报记者 武晓慧 摄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