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远安:“呜音” 传承冀再兴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08-04 10:16
2023-08-04 10: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陈德望(左三)和乐班成员在灵龙峡前表演远安呜音周星亮摄

穿过一片树林,沿栈道走上一处依山而建的观景平台,“大拐弯”近180度的灵龙峡便现于眼前。平台上,66岁的陈德望正带着呜音乐班给游客表演远安呜音,高亢而质朴的乐曲,给秀美的山水添了几分古意。

湖北远安县是嫘祖故里,也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远安呜音流传于湖北南漳、远安等地,至今已有两百多年。2008年,唢呐艺术(远安呜音)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游客们拍摄远安呜音乐班的表演 董晓斌 摄

陈德望家住远安县嫘祖镇谭坪村,由于父亲是远安呜音艺人,他从小就对呜音有着浓厚兴趣。15岁时,他正式拜师学习远安呜音,并时常跟着村里的呜音班子走村串户参加演出,深受村民欢迎。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村民们在操办婚礼、祝寿、乔迁等事时都会邀请呜音乐班前去演奏,呜音艺人们都忙不过来。”陈德望说。

2000年前后,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大众音乐越来越多元和普及,村民对呜音乐班的需求大减。于是,为了生计而选择放弃的呜音艺人越来越多,加上一些老艺人相继去世,而年轻人也不愿来学习,传承由此步履维艰。

为了传承远安呜音,陈德望传授儿子呜音技艺,公开进行招募学徒,并整理出呜音曲谱67个、曲牌20多个。他还成立了自己的呜音乐班,带领乐班送戏下乡,参加非遗展演。2018年,陈德望被认定为远安呜音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同时,远安也在不断加强非遗项目的保护和创新,“我们组织远安呜音等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目前受益群体达8万余人。”远安县文化馆馆长游荣亮说,该县还通过发展非遗经济促产业、挖掘非遗资源促旅游,推动非遗项目的传承。

陈德望说:“远安呜音可能不会回到三四十年前的盛景,但我还是希望不久的将来,它能以新的形式再次兴起。”(作者 董晓斌 王丹 朱丽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