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保”循环再利用体系 助力生活垃圾资源化

“互联网+环保”循环再利用体系 助力生活垃圾资源化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8-03 16:5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城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不仅仅是经济和环境的问题,更体现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2021年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城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循环经济领域的五大重点工程之一,是实现循环经济战略目标的关键。通过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和利用最新的前沿技术,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施行4年,在推进垃圾资源有效利用的过程中,相关企业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其正成为撬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支点,为相关产业带来新机会。在我国,有一批环保企业,通过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推出了可回收物的智能回收方案,例如上海市杨浦区两网融合承载企业爱回收·爱分类自主研发的智能回收机。

图为居民正在使用智能回收机回收可回收物

据爱回收·爱分类方面介绍,智能回收机可对废纸、废旧纺织品等品类可回收物进行回收。居民使用手机扫码,即可打开智能分类回收机箱门,投递可回收垃圾,并根据投递重量获取现金等价积分,达到一定积分可以提现。

当回收机接近满仓状态,后台系统根据实时运营状态和车辆定位、交通状况等信息,自动调度派单给最合适的清运员,并规划好最优清运线路,保障回收机内的可回收物在满仓半小时内及时清运。运输途中,可回收物包裹上还附有唯一识别的二维码,每次装车、卸货都会称重扫码,支持可回收物从源头到销售环节的全流程追溯。此外,“爱回收·爱分类”利用多种智能化手段做到了全流程数据可控,可以有效管理垃圾分类前端收集、中端收运及末端处置数据,量化分类成果。

居民投递的可回收物被清运到末端集散场后,将按照不同品类精细分拣,之后进入相应的回收再生产工厂进行再生处理,最终“变废为宝”。以回收的塑料瓶为例,经过再生处理后,可以做成雨伞、丝巾、手提袋等各种物品。

在爱回收·爱分类的可回收物有偿回收模式牵引下,社区用户和传统回收渠道在回收端主动进行分类的积极性大大提升,30%以上的可回收物与其余的城市垃圾进行区分,从源头实现了垃圾减量。截至2023年5月末,“爱回收·爱分类”在全国铺设了16000+台智能回收机,覆盖全国35个城市,累计用户超过700万,日均回收1200吨,累计回收71.2万吨,累计减碳126.7万吨。

垃圾分类加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在一些发达国家也曾开展过实践。例如德国政府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等方式,将部分公共服务项目委托给有资质的企业来承担。目前,德国的垃圾循环利用率达65%左右,包装行业循环利用率可达到80%以上。专家认为,垃圾分类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进一步调动了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有效引领回收行业走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模式,成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爱回收·爱分类相关负责人表示,爱回收·爱分类的有偿回收模式不仅实现了商业化的全流程闭环,打通了从回收到处置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链路,还实现了城市可回收物规模化、数据化、标准化、可持续的处理。作为一家“互联网+环保”类型的循环经济企业,爱回收·爱分类将继续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将智能环保回收延伸到各种生活场景里,号召更多用户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