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边检人才工作室,成员平均年龄刚过30岁!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08-01 09:43
2023-08-01 09: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这是我们工作室自主编撰的期刊,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4期。”7月31日,马鞍山边检站“智守国门”业务研究工作室成员汪鸿飞手持工作室最近编撰的内部研究期刊《马移观势》介绍道。

作为马鞍山边检站的创新主力,“智守国门”骨干人才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始终在该站边检业务研究等方面发挥着先锋骨干作用。以此为牵引,该站加快形成人才培养、发现、使用和激励等机制,着力提升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源源不断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打造创新成果“孵化器”

“智守国门”业务研究工作室成立于2023年1月,是安徽边检总站首批挂牌的5个骨干人才工作室之一。工作室以“边检业务有专长、理论研究有深度、实践工作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为核心,组成团队型骨干人才工作队伍,现有成员6名,其中不乏全国边检系统先进个人、安徽省直机关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及安徽边检总站首批人才库入库人员等优秀骨干,平均年龄刚过30岁。

为确保日常工作有效运转,工作室建立了学习研究、工作例会、课题管理、工作审查及考核验收等一整套完善的工作制度、活动制度和管理办法,明确了“以业务研究为牵引,捍卫国门安全、优化勤务组织、加强调查执法”的主要任务,旨在打造学习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创新水平优的一茬茬骨干人才队伍,推出一批应用型创新成果。

成立半年来,工作室将“大数据+”理念贯穿业务研究等工作始终,深入探究边检工作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先后认领重点课题5个,并打造了“三个一”品牌工程:即一刊、一库、一平台,累计编撰期刊4期,先后搭建了站资源矩阵平台和边检业务数据库。依托工作室研究成果,该站将新时代“枫桥经验”引入口岸一线,探索建立了“三圈四防”口岸管控体系,有效提升了边检治理水平,年内已累计保障8.8万余吨钢材顺畅通关。

下好能力提升“先手棋”

依托骨干人才工作室建设,马鞍山边检站写好“学、练、干”三篇文章,发挥头雁效应,全面带动全站各领域专业人才建设,推动队伍能力素质全面提升。

搭建平台,全面实施“传帮带”。该站重点着眼于执法执勤、专业技能两个方面,以检查员队伍为基础,辐射后台核查、业务研究、信息科技、课题研究4个方向,“健全“一人一档”、坚持“双师带徒”,广泛开展建立“日练周问月测季考评”,全力培养更多的岗位业务能手,促进所属民警辅警能力素质全面提升。

去年以来,马鞍山边检站全警实战大练兵考核、边检业务普考、检查员等级评定及课题研究等多方面指标,均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边检系统前列,20余人次新取得数据分析、英语、计算机、后勤等各类职业资质,并获评国家移民管理局“全警实战大练兵标兵单位”,队伍能力素质提升迈上了新台阶。

  跑出人才培养“加速度”

通过搭建平台育人、拓宽渠道选人、严格标准用人、宽严相济管人等方法,马鞍山边检站先后建立专业人才库、发掘选树先进典型、多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有力提升了专业人才培养质效。

2022年初,该站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上级相关要求,在全省6个边检站中率先研究出台《人才培养三年规划》,制定了《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方案》《民警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等,并着手建立专业人才储备库,对首批10名入库人员实行因人施策、动态管理,作为发掘专业人才、选拔优秀干部和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自工作室成立以来,马鞍山边检站多个研究课题在各级评比中斩获一、二等奖,19人次入选总站首批人才库,10余名青年骨干成长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民警”等先进典型。(图文:张浩)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