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7月31日电 纽约时报7月26日发文,批评了美国高校招生中的不平等现象,以及教育体系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据悉,上个月,美国最高法院决定在高等教育中有效地终止种族意识录取,这一决定本身具有历史意义,取消了美国大学几十年来用来增加校园种族多样性的工具。
文章认为,始于平权法案的运动已经演变成一场对大学录取中的公平和特权以及对美国高等教育的意义的更广泛的反思。
7月25日,美国教育部宣布,它已对哈佛大学对校友亲属和富有捐赠者的录取偏好展开了一项民权调查。26日,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教育部所称的“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全美峰会”上,100多名学者、政府官员和教育管理人员关注的是,除了平权法案之外,还有多少东西有待争取。
教育部长米格尔·卡多纳在他的主题演讲中说:“我们今天在高等教育——也许是整个教育的转折点上聚集在一起。” "我们没有要求这个时刻的到来,但作为负责人,我们必须做出回应。”
特别是在精英大学,人们已经在广泛讨论传承录取的作用、对捐赠者家庭成员的偏好,以及谁能从体育奖学金中受益。
美国的一些社会科学家认为,考虑种族因素的招生让(美国的)大学逃避了促进社会流动性的更大责任。
斯坦福大学教育和社会学教授米切尔·史蒂文斯认为,种族偏好“在某种程度上让这些学校暂时摆脱了困境”。
专家认为,取消种族偏好(的招生),却没有一些重大创新取而代之,将对多样性产生巨大影响。
经济学家研究了哈佛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的招生数据后发现,如果哈佛大学取消基于种族的偏好,而不改变招生过程的其他方面,那么被录取的黑人学生的比例将下降约三分之二。被录取的西班牙裔学生的比例将从13%下降到7%。北卡罗莱纳大学估计的降幅情况类似。
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家扎卡里·布莱姆研究了种族意识招生的替代方案,他说,他认为没有理由保留对校友的偏好,因为取消这些偏好只是会影响“整个常春藤盟校体系中相对较少的学生”,也不太可能在全美范围内产生民主化效果。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教育学副教授乌玛·贾亚库玛虽然并未参加此次会议,但她表示,在常春藤盟校,多达30%的学生是校友、捐赠者和教职员工的子女,或者是被招募来的运动员。这样做也可能代价高昂。
(编译:王晔 编辑:韩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