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从“通用”到“应用”,小i华藏大模型有何过人之处?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07-27 11:08
2023-07-27 11: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能深刻变革千行百业。而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内,由ChatGPT等产品掀起的大模型浪潮,仿佛让人们看到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曙光。

《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研发的大模型数量位居全球第二。据不完全统计,当前中国已发布的大模型产品已超过80个,而更多的厂家也在纷纷入场。但值得注意的是,就现阶段多家大模型而言,仍局限于「训练出」一个大模型,却忽略了大模型技术的部署与应用落地。

如今,一直专注于以自然语言处理为基础的认知智能相关专利技术及原创成果产业化落地的小i机器人,出手了。6月29日,小i机器人正式发布具备“可控、可定制、可交付”核心特征的小i“华藏”大模型,将大模型之战引入下半场。

  小i华藏大模型

当前,我国产业正处在智能化转型的关键阶段,人工智能与国内各行业的深度融合,能很大程度上帮助产业提质降本增效,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以制造领域为例,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现有2500多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带动汽车、家电等离散型工业的产品迭代速度和交付能力明显增强,钢铁、石化等流程型工业的本质安全和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升。

显而易见,积极推动大模型产业化应用,是我国产业升级下一阶段的重要举措。小i华藏大模型“可控、可定制、可交付”的特性,则完美契合了接下来的发展趋势与不同行业和场景的需求。

可控,指的是华藏大模型在意识形态、法律法规、文化价值观以及伦理道德等方面有出色的可控能力。可定制主要体现为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包括模型定制,内容定制,组件定制,场景定制等。可交付表现为华藏大模型具有低算力成本、低部署成本、低训练成本等特点,客户使用的最低算力成本是10万元人民币。

具体到应用场景,小i机器人表示,依托灵活的可定制机制和更低的算力成本,可以支持华藏在包括金融、政府、医疗、建筑、文旅等垂直领域进行落地,如智能服务、数智营销、数据洞察、自动生产、经营风控、组织管理等。

深耕认知智能二十载,小i机器人以先进的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比如在通信行业中,小i机器人和客户采用先进的技术框架作为支撑,借助小i智能知识融合平台,将海量的数据和知识进行更科学的管理和利用,形成“企业大脑”,为企业智能化应用扩展打造了核心基础。

在汽车企业客服领域,小i机器人综合运用自然语言处理、语义理解、知识图谱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并充分调用在汽车行业积累沉淀的海量知识库和语义库,将行业语料与AI技术优势相结合,打造了包括在线客服在内的AI+智能客服解决方案,以AI客服覆盖用户从售前、销售到售后处理等场景,实现高效流转和精准营销,为该企业客服中心提供24h在线的保驾护航。

作为中国认知智能在中国实践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小i机器人在发布华藏大模型之前也已经拥有丰富的认知智能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应用落地经验,并推出了“AI+战略”。可以预见,未来小i机器人将融合华藏大模型的技术路径,为全球千行百业提供从技术到产品到多样化解决方案及完善的服务支撑。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