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户镇“如康家园”,有这样一间特殊的工作室,一进门,入目便是摞成小山、颜色各异的太空泥。6名工人坐在桌边,正有条不紊地对太空泥进行分类与打包作业。
这是六户镇城乡公益岗安置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六户镇按照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要求,持续开发各类城乡公益性岗位,让158名“40、50”人员走进公益岗位,并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
家住六户镇李宅村的崔玉芹因车祸致残,上班成了一种奢望。今年五月,她成了六户镇“如康家园”一名辅助性就业的工人。“不仅工作环境好,每个月还有800多块钱的收入呢!”崔玉芹言语间满是高兴。彩色的太空泥,装点了这间小小的工作室,更装点了这些残疾人与家人们精神世界中那平凡却闪耀的梦。
如今,在六户镇各村、社区的活动广场上,总能看到一些公益红马甲忙碌的身影,他们发挥“主人翁”精神,在环境治理、防溺水、安全生产、入户宣传、老年健康等工作中承担着重要任务,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获得了一定的稳定收入,也为保护整洁的乡村环境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用好身边小岗位,解决民生大实事。六户镇发挥公益岗在基层事务处理中的作用,利用公益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势,服务于群众,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让“小岗位”发挥出“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