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两翼”护航绿色兴安,筑牢北疆生态屏障

来源:中国网
2023-07-27 08:3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人民法院积极践行能动司法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和责任担当,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

构建司法嵌入式林长制工作模式

牙克石市人民法院主持召开“林长+法院院长”协作配合工作机制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构建司法嵌入式林长制工作模式,推动生态司法与林长制深度融合。“林长+法院院长”协作机制旨在通过信息预警、多元解纷、生态共治、执法司法协助等工作机制为路径,深入推进林业行政执法与司法的有机衔接,充分发挥“林长”“法院院长”各自职能优势,绽放叠加效应,助推林长制工作有效开展。

推动建立生态保护多元化修复体系

牙克石市人民法院推动建立生态保护多元化修复体系,联合市人民检察院、内蒙古大兴安岭碳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探索在生态环境类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审判中推行“替代性修复+自愿认购”工作模式,在替代性修复基础上增加自愿认购碳汇“选项”,扩大“生态司法+碳汇”外延,助力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落实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碳汇公司在“自愿认购”工作中各自的职责分工,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打造具有牙克石市特色的“生态司法+碳汇”工作模式。

此外,以建立“生态+法庭”联动工作机制为契机,牙克石市人民法院在辖区六个基层法庭成立生态司法服务基地及服务站,主动服务,推动环境损害事件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打造生态司法共治圈。

据牙克石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丕军介绍,未来将以“林长+法院院长”协作机制为抓手,以建立“生态+法庭”联动工作机制为契机,为守护好林区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作出积极贡献。(秦福来)

 

【责任编辑:富文佳】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