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旗人民检察院:党建领航共绘 民族团结“同心圆”

准格尔旗人民检察院现有检察人员83人,其中,少数民族13人。党支部开展抓党建促民族团结“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构建12309检察服务团队“1+1+  N”服务模式,进一步实现高效便民的检察服务,增强民族团结认同感。

准格尔旗人民检察院:党建领航共绘 民族团结“同心圆”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07-25 17:2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准格尔旗人民检察院现有检察人员83人,其中,少数民族13人。院党支部牢牢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入打造“党建引领民族团结”特色品牌,用党建一根针串起基层治理千条线,同时把民族团结工作融入全院各项工作中,以民族团结之合力提振基层治理强动力,切实构建起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民族团结新图景。

  一、政治引领守初心,激发民族团结源动力

院党支部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将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学习内容纳入“三会一课”中,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线上”利用准旗检察公众号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宣传)内容50余篇,组织全体检察人员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线上知识问答。“线下”以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治宣传周为契机,有形有感有效开展“听党话 跟党走 感党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活动3场次,受益群众1000余人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次,在院内外LED电子屏滚动播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语,设置“守望相助 廉洁奉公”文化走廊,将民族政策进行展示教育。

  二、组织引领强核心,构筑民族团结向心力

院党支部将民族工作与支部自身建设、队伍建设、组织生活深度融合,坚持“党建+业务”的工作理念,以争当“最强党支部”为目标,开启党支部带党员、党员带全体检察人

员的党建联动模式,让党建工作进部门,延伸到全体检察人员。党支部特邀准格尔旗“星火”宣讲团成员、中共准格尔旗委员会党校办公室主任、讲师杜慧明以“学习二十大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题给全院检察人员讲授专题党课。要求全院31名党员主动到所在社区报到,参与社区活动,宣讲民族政策。

  三、服务引领贴民心,提升民族团结感召力

党支部开展抓党建促民族团结“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构建12309检察服务团队“1+1+

N”服务模式,进一步实现高效便民的检察服务,增强民族团结认同感。今年上半年,信访受理48件,其中来信7件,来访27件,来电9件,网络5件,均达到“7日内程序性回复”和“三个月结果性答复”,做到了“1+1=0”工作模式,即一次来访一个满意答复将矛盾化解为零。坚持细节服务,群众对服务细节不到位处均可提出意见建议,根据问题建立整改台账,进行动态清零,进一步实现高效便民的检察服务,即“1—1=0 ”一站式服务中一个服务细节不到位全盘工作将化整为零。该院在院党组的安排部署下,各部门积极探索“党建+服务群众”机制,制定为民服务新举措,坚决保障民生底线,搭建“1+1>2”多部门协同联动,实现工作效应最大化。

  四、文化引领聚群心,增强民族团结融合力

党支部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大力提升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办好活动,以重要节日、重大活动为契机,积极全体检察人员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 植树护绿美家乡”、“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组织全体检察人员开展“博爱一日捐”募捐活动,共筹集善款11000余元,在全院上下形成了关注弱势群体、关爱生命,奉献爱心、热爱公益事业的浓厚氛围。为包联村十二连城乡三十顷地村农户助销农产品1.6万斤,创收7.7万元,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少数民族、困难群众30户,捐助防疫物资10万余元,被旗委组织部评为“包联驻村工作实绩突出单位”。(王慧)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