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历史,昭示未来 - 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对公众开放

7月22日,在航天液体动力实施战略重组15周年之际,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建成展示会隆重举行。同日,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陕西)建设现场会也在红光沟旧址举行。

展示历史,昭示未来 - 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对公众开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7-23 20: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7月23日电(记者 赵磊)7月22日,在航天液体动力实施战略重组15周年之际,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建成展示会隆重举行。同日,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陕西)建设现场会也在红光沟旧址举行。

经过近一年的精心组织和施工,红光沟二期项目依托“201洞”,建成了具有“神秘、神奇、神圣”特点的航天重大工程成就、航天创新成果、航天精神文化与航天科普体验区;依托原067基地指挥部东院,建成了红光沟党建教育基地综合教学服务区;依托原11所科研集中区,开展张贵田院士旧居等工业遗产文物修缮保护利用工作。

201洞,是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三线建设时期“三大工程”之一、红光沟唯一的进洞工程(泵水力试验室)。201洞分为上中下三层,总建筑面积6052平方米,以沉浸式体验、场景体验为主,展示液体动力发展历程、航天重大工程,感悟航天科技魅力、航天精神内涵。

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县的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创建于1965年,绵延21公里,是我国唯一的航天液体动力三线研制基地、亚洲最大的常规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我国航天系统首个建成投产、首个出产品的三线基地。

近年来,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相继获得了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中央企业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央企业首批工业文化遗产、陕西省爱国主义教学基地、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精神教育基地、陕西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工信部“优秀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示范案例”等二十余项重要资质和荣誉。

活动当天还举行了张贵田院士旧居落成仪式、165所凤州试验区502试验台“航天液体动力功勋试车台”揭牌、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陕西)座谈会、“传承科学家精神 弘扬航天精神”航天老专家代表和青年科技人员代表座谈会等多项分会场活动。

展示会上,省科协党组书记李豫琦、航天科技集团党群工作部副部长闫宁、省国防科工办二级巡视员刘继堂等领导发表了讲话,对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二期项目建成开园表示祝贺,并为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和陕西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揭牌。

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陕西)建设现场会暨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建成展示会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和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主办,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和凤县县委县政府承办。

【责任编辑:胡晓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