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伴妈妈”为爱补位,让童年不再“孤单”!

“来我们这里的孩子多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这部分孩子们长期缺少亲情的陪伴,缺乏安全感与自信。据绥阳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基金会还将在绥阳新建20个“童伴妈妈”项目点,让更多村居的儿童和困境儿童得到“童伴妈妈”的陪伴,让童年不再“孤单”。

“童伴妈妈”为爱补位,让童年不再“孤单”!

来源:天眼新闻 2023-07-21 13:0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截屏2023-07-20 17.06.59.jpg

“来我们这里的孩子多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这部分孩子们长期缺少亲情的陪伴,缺乏安全感与自信。现在有了‘童伴妈妈’的陪伴,正好弥补了这块空白的爱,让孩子们都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

绥阳县枧坝镇枧坝社区党总支书记吴英是社区的“童伴妈妈”之一。平时开展走访工作中,看见有些孩子因大人不在身边,变得自由散漫、无拘无束,这让她内心感到着急。

“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容易在心理上出现问题,变得孤僻和孤独。关爱儿童是社区的重点工作,加上自己也是当妈妈的人,就想为孩子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截屏2023-07-20 17.05.50.jpg

经过吴英多次对接相关部门后,枧坝社区在县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将社区原有两间办公室打通,并配齐了室内外装饰装修、活动器材及帮扶物资,为社区儿童打造了一个“童伴之家”,并聘选了来自幼儿园、村医、教师等不同岗位的12名志愿者,专(兼)职成为“童伴妈妈”。

今年5月7日“童伴之家”正式运营。每逢周六、周日,“童伴妈妈”们轮流在“童伴之家”给孩子辅导作业,跟他们玩游戏,教他们阅读、绘画、唱歌,讲故事、讲法治、讲安全等知识,还教导他们生活起居中要注意的事项,让孩子们在学习的同时,健康成长学会自我保护。

吴英告诉记者,枧坝社区“童伴之家”分文不取。各位“妈妈”们也都经过层层筛选的爱心妈妈。同时,社区还与家属们建立了微信群,每周上课,“妈妈”们会在群内分享孩子们的照片、视频,让在外务工的家长们也十分放心、安心。

截屏2023-07-20 17.05.02.jpg

“‘童伴之家’让我们家长省了不少心,特别感谢政府的关爱和老师的培养。”童伴学童彭正萱的爸爸发来信息表示。

为了进一步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吴英还经常去家访,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现在孩子看见我,就会亲切地叫我‘吴妈妈’,这让我内心十分开心。”吴英说。

近年来,绥阳县以“一个人·一个家·一条纽带”为主线,在农村儿童较多的村,建设了“童伴之家”,为每个村选聘、培训一名专职“童伴妈妈”和招募一批兼职“童伴妈妈”,给孩子们提供亲情陪伴、情感关怀、心理咨询、自护教育等多项服务,开展才艺展示、绘画手工、安全教育、户外活动、阅读分享等系列主题活动,不断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让他们在有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截屏2023-07-20 17.04.50.jpg

据了解,“童伴妈妈”项目是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于2017年分批次在绥阳县实施。5年来,绥阳县已实施31个“童伴妈妈”项目点,覆盖全县12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31个村。据统计,该县0-18岁受益儿童达32925人。

据绥阳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基金会还将在绥阳新建20个“童伴妈妈”项目点,让更多村居的儿童和困境儿童得到“童伴妈妈”的陪伴,让童年不再“孤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国欢

编辑 蒋洪飞

二审 孟锦群

三审 唐正平

(谢国欢)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