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教育推出“学科编程”,让孩子拥有对话未来的能力

2023-07-21 11: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随着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成为关注热点,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未来我国将以培育更多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为发展核心之一。为此,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与信息技术教育相关的政策。

2017年

浙江新高考,明确将信息技术学科(含编程)纳入高考选考科目。随后,北京、山东也明确表示要将编程纳入高考范围。

2017年7月

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实施全民智能项目,要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支持开展人工智能竞赛,鼓励进行多样的人工智能科普创作。

2018年4月

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完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充实适应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发展需要的人工智能和编程课程内容。推动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并将信息技术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2019年8月

广东省明确将信息技术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用作普通高中毕业和同等学力认定的合格性考试成绩长期有效。

2020年12月

北京市海淀区将信息技术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不及格不予颁发毕业证。

2021年3月

广州市招考办发布了《关于做好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录取参考科目成绩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表示将信息技术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录取参考科目之一。

2022年4月

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信息科技设为独立科目。

image.png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人工智能、编程、机器人、航天科技等自然科学素养类竞赛更是占据了超过“半壁江山”。白名单竞赛的奖项被诸多优秀中学和大学认可。华附、广大附、二中、执信、铁一等中学将科技特长生纳入招生计划。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山东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多所大学将白名单竞赛奖项纳入综合评价。

编程教育的夏天来了

随着政策利好的不断加码,如果说前几年是信息技术的春天,那么现在,信息技术的夏天来了。根据行业报告显示,2021年超过300万儿童及青少年参与编程教育,编程市场规模达到约109.9亿元。目前,我国的编程教育渗透率约为2%,2025年市场渗透率有望达到10%。

然而,随着编程教育的消费需求迅速提升,面对行业五花八门的培训课程,家长们普遍犯了难。有家长表示,“目前很多编程机构都倾向于兴趣培养,宣传他们的硬件优势,课程体系不是很完善,所以孩子学习起来延续性不强,课程价格又贵,还要配齐一堆教具。花那么多时间精力和成本学,孩子的学习效果能有多少,心里真的没底。”也有家长在纠结,“如果小孩将来不打算从事编程相关工作,在目前的课程中加入编程,怕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学习压力。”

人工智能时代下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

ChatGPT等人工智能兴起的热潮带给大家“未来会有很多岗位被取代”的焦虑;另一方面中高考政策的导向,浙江省2017年就把信息技术纳入到高考,近期部分省份也发布了相应的推进计划。这当中看来似有矛盾,但其实并不矛盾。

“未来社会需要的并不是更多的程序员,而是具备建模思维和与工具对话能力的优秀人才;高校需要的是学术探究型和技术创新、甚至是革新型的人才,而编程恰恰是最适合培养孩子这方面能力的品类。”卓越教育素质产品中心负责人刘鑫在受访中提到。为此,卓越提出“学科编程”的研发思路都是围绕培养孩子面向未来的能力进行的:不止让孩子学会拼搭,而是让孩子认知经典的结构;不止让孩子编写程序,更是帮助孩子呈现逻辑的思维、建模的过程、解决的方案。

率先提出“学科编程”,为孩子的编程学习提供整体规划

基于对中高考改革的前瞻性洞察,凭借自主组建的研发团队、稳定优质的教师队伍、丰富的教学资源、沉淀多年的教学基因等优势,以及对校本教材和学习要求的研究,卓越教育率先提出“学科编程”这一概念,编程应该作为继语数英后的“第四学科”,进行整体规划:尊重各年龄段孩子学习的规律,搭建由具体到抽象,由兴趣激发到专业语言运用、实操竞赛的课程体系,匹配权威考级认证、白名单赛事以及信息学奥赛作为阶段学习成果检验,学习过程重视培养孩子的编程建模思维与对话工具的能力。

MR{N(0YI6%24N@J4R@(0E5O.jpg

区别于单纯的兴趣培养,卓越学科编程的课堂,不止是拼搭,更是结构的认知;不止是编写,更是逻辑的呈现;不止是程序,更是效率的提升;不止是竞赛,更是能力的认可。

学科编程产品实力受到业内关注和认可,学员屡创佳绩

据悉,卓越编程已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非学科产品鉴定,是广东省最早通过鉴定的素质产品之一。卓越编程成为卓越教育在素质教育赛道的重要战略产品。目前卓越编程已成为由信息学奥赛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举办的GESP考级服务最高星级合作伙伴,同时也作为由工信部直属单位广东省电子学会(CIE)主办的世界机器人大会青少年机器人设计与信息素养大赛(广东赛区活动)、广东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两大赛事的赛项技术支持单位。

与此同时,卓越编程学员在各项编程赛事中斩获佳绩,受到社会广泛认可:

2022年CSP认证,卓越信息学集训队队员100%获奖;

2022-2023年,近800位卓越编程学员在各大白名单赛事中载誉而归:2022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大赛-少年硅谷”赛项,全员获得省赛奖项并晋级国赛。98位学员在“广东省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获奖。2023年,已有超过600位学员成功晋级省级白名单赛事,即将征战省赛;

14届“蓝桥杯”大赛,卓越编程学员也传来捷报:112名学员参加省赛,获奖比例高达97%,其中一等奖获奖率达27%,远高于全省一等奖平均获奖率10%;

每期卓越编程学员的考级通过率均高于官方统计的考级通过率,其中2022年C++考级(CIE)通过率100%,机器人编程考级通过达95%以上……

图片1.jpg

“我们期望每个孩子的编程学习不仅是为了应试和竞赛,通过从小培养孩子把复杂的问题建模出来、善用各种工具解决问题,让孩子拥有对话未来的能力,提升的是未来生活的品质、工作的效率,最终反应出来的是更幸福的人生,这是我们愿意带给孩子的。”卓越教育素质产品中心负责人刘鑫在受访中如是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