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嘉宾齐聚厦门,共同探讨网络文明国际交流互鉴

中外嘉宾齐聚厦门,共同探讨网络文明国际交流互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7-19 11:0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7-19 11: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7月18日电(记者 张瑨瑄)7月18日,由中央网信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新闻社指导,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华语环球节目中心、中国新闻网主办,《中国网信》杂志承办的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文明国际交流互鉴论坛在福建厦门举办。

中央网信办、国家网信办总工程师孙蔚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胡劲军,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夏学平主持论坛。

孙蔚敏表示,要加强文化交流,共架互通桥梁。通过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文合作,充分发挥互联网桥梁作用,扩大各国各民族在文化、教育、科技、旅游等领域的交流,让各国优秀文化在互联网上竞相涌流。要加强文明互鉴,共享发展成果。推动各国利用互联网技术架设桥梁,让各种文明相得益彰,让文明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和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要加强文明创新,共商未来之道。积极发挥新技术新应用在人类文明创新发展中的作用,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让网络文明在信息时代绽放异彩。要加强文明共存,共创美好世界。秉持求同存异,推动不同文明取长补短、和谐共存、共同进步,共同创造属于全人类的美好网络世界,共同创造属于全人类的美好网络世界。

本次论坛以“加强网络文明交流互鉴共存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外嘉宾围绕“网络文明交流:共商发展之道”“网络文明互鉴:共促相通相融”“网络文明共存:共建精神家园”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兼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主任侯宁彬表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新时代中国的文明观,需要我们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在加快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以文明互鉴呵护网络精神家园。

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浙大城市学院文明与传播研究院研究员沈卫星认为,文明是互联网的精神根性。互联网时代,不仅亟须网络文明来增进文化自豪自信,还要高度重视其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让文明的历史逻辑,赋予网络世界应有的精神品格、风貌及气质,让广大网民深切体会文明气象所具有的强烈精神召唤力。

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姚建萍在发言中表示,要让优秀文化参与到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中去。她说,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是人类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智慧结晶,未来会将继续立足优秀文化根脉,创新传播方式,同时借力数字互联网,持续扩大传播规模,努力让优秀文化参与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参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共存。

中国一阿拉伯国家博览会顾问委员会委员肖克称,中国的故事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希望。他说,在外国年轻人眼中,中国最显著的特征已经不只是以往的“基建巨头”,现在中国高铁、中国的跨国电商、中国的游戏公司、中国的社交软件都非常吸引他们,也就是中国对外的公共产品从以往的修路、修水电站,正变成建⽹络、建高铁以及出海的⽹络社交软件和游戏。中国的崛起使中国⼈民的⽣活变得更好,也有益于世界其他国家,中国的故事可以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可借鉴的成功案例,给他们带来希望。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