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音为有爱,舞动青春”志愿服务队深入梅州地区,开展了一系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该志愿服务队通过文化教育和社区走访等方式,为特殊群体艺术教育和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找到了可向其他地区推广的成功模式。
通过走访梅州市五华县华城镇葵富村,并结合实地考察和宣传创意的方式,志愿者们了解了当地乡村振兴的需求和潜力。为了探寻可行的振兴措施,志愿者们特前往当地进行了详尽的调研。调研组初步了解当地农果产业的规模、品种、销售渠道、市场需求以及农产品加工与包装的情况后,通过实地走访农田、果园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并与相关的农民和企业代表进行深入的交流与访谈,全面掌握了当地农果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志愿服务队出谋划策,为产业发展制定了可行的方案,向更多人展示了葵富村的独特魅力。
为了解农村硬化道路施工的进展情况,评估其对农民出行和农业生产的影响,志愿者们走访了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硬化道路施工的地点,并与村民代表进行深入交流与访谈,知晓了硬化道路的建设进展、质量控制、资金来源以及农民对道路施工的评价等方面的情况。
为考察农田灌溉水渠的维护和修缮情况,志愿者们来到农田进行实地考察,并与当地农民和水利部门代表进行了座谈与问卷调查。调研过程中,志愿服务队在实践过程中深入挖掘了当地灌溉水渠的状况、维护保养情况、灌溉效果以及农民参与度等方面的情况,并撰写了一份详细的调研报告,为葵富村后续的乡村建设工作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为调查合作医疗站的修缮工程进展情况,评估其对农村医疗服务的提升效果,志愿者们实地参观了合作医疗站,并与医务人员和农民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访谈。通过调研,团队对当地旅游、医疗卫生、产业发展和传统文化等方面有了全面的认知,并针对实地考察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建议,形成了一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本次实践活动中,志愿者们倾听群众的声音,传播正能量。他们用实际行动向大家展示了青年的力量和担当精神,实践成果受到了葵富村群众的一致好评。通过实践活动,志愿者们逐渐培养起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必备品质。青年是时代的希望,志愿者们将不辜负时代与年华,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热情与智慧。
除了在乡村振兴领域的贡献,在梅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志愿者们为特殊学生们带来了一场艺术教育的盛宴,通过专业的艺术指导,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志愿者们与特殊学生们互动紧密,共同度过了一段段美妙的艺术体验。唱红歌学党史、少数民族舞蹈和美术手工折纸及植物拓染等课程成为志愿者们进行特殊教学的亮点。
艺术之光照亮心灵,课程传递爱与希望。志愿服务队针对视障和听障学生推出少数民族舞蹈、客家舞蹈与音乐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掘自身潜能的机会。特殊学生们通过学习客家传统非遗文化,掌握了丰富的艺术表达形式,并通过音乐和舞蹈表达内心情感和独特想法。这些充满客家本土地域特色的课程不仅为特殊学生提供了学习音乐和舞蹈的机会,还促进了他们的身心发展和自信心的建立,更帮助他们增强了文化认同感。
同时,志愿者们不断创新课程,为特殊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在美术课程中,听障学生们在志愿者的教导下学会了用红色折纸制作国旗,表达对祖国的爱。当地学校的听障班主任通过手语和爱心的动作向志愿者表达了感激之情,她表示:“手工制作本身就是一项富有意义的活动,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笑容是最真挚的证明。”志愿者们为特殊学校的学生们打开了艺术的大门,不仅丰富了特殊学生们的学习经历,帮助他们挖掘自身潜能和展示独特才华,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学子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展现出对社会的关怀和责任心。“音为有爱,舞动青春”志愿服务队用实际行动致力于推动特殊群体艺术教育和乡村振兴,激发更多人投身社会服务。志愿者们的努力必将成为社会进步的催化剂,帮助更多特殊群体享受到艺术教育的机会,激发乡村振兴的潜力,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谈天淩 龚彦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