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7月18日电, "共态时空:20世纪中国书画的视觉情怀"大展昨日在成都广汇美术馆正式开幕。本次大展在著名策展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主任王璜生教授为主的策展团队及广汇美术馆工作团队的合作之下,展出了涵盖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徐悲鸿等60位中国艺术大家的221件/套代表性作品,极具艺术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本次展出的作品中,创作年代最早的作品是齐白石的《龙山七子图》(1894年),最近的一件则是2018年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高世强创作的六频影像《山水:云山六章》,时间上相距100多年,跨越了整个20世纪,在广汇美术馆内遥相对望。
作为一场现象级的艺术盛事,省市区党政部门领导、来自国内外的策展人、艺术家、专家学者以及法领馆代表等重要嘉宾亲临现场,共同庆祝展览的盛大开幕。广汇美术馆馆长张格芳致欢迎辞时表示广汇美术馆历经5年的打造,这个漂浮的盒⼦终于打开了。美术馆先有馆藏后建馆,依靠⼴汇集团500强的实⼒和孙先⽣20年来对于中国20世纪书画的收藏。本次展览呈现了221件/套名师⼤作,共分5个单元。"
策展人王璜生在致辞中详细介绍了展览的源起与线索:"我们从广汇美术馆的500多件/套藏品中精挑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不仅力图勾勒出20世纪中国书画艺术的精神表达与视觉情怀,同时也希望体现这一时期重要艺术家的主要艺术成就与多元样貌。由此可见,广汇美术馆近现代藏品之丰富度及重要性。我们也邀请了当代备受关注的水墨艺术大家潘公凯、刘庆和、高世强的巨型作品一起展出,既能够与经典的近现代水墨艺术形成跨时空的对话,也传递着当代水墨的文化情怀、视觉表达与观念精神走向。"
在展览现场,观众可以看到策展团队通过设置山水卧游/河山壮志、文心雅趣/人民情感、写生意象/日常理想、书道与书写、跨时空视觉对话五大单元,以"主线"与"副线"交叉的形式,全面呈现20世纪中国书画文化特征研究成果,与近现代水墨艺术大家全面艺术风格的个案。以对比性与并行性的叙事结构方式,从独特的视角切入展览主题"共态时空",探讨中国书画在现代性历史进程与情境中的现象与特性,体现上个世纪以来中国式古典文化的传承与现实情怀。
整个馆藏作品的规模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专业策展团队的搭建展陈、装裱设计也均是国内一流水平,一次展览让观众清晰了解20世纪中国书画史的发展脉络。值得注意的是,广汇美术馆8个国际化展厅全部用于本次展览,其中最高单体展厅G11高达11米,使巨幅长卷也能震撼呈现,让观众能够全方位沉浸式体验最丰富的书画真迹大展。
当日,"近现代美术与中国水墨之路"开幕论坛同期举行,围绕着"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性历程"和"中国水墨的可能性"两大议题展开。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0月31日,后续围绕展览主题,美术馆与策展团队将展开全面深度合作,推出一系列导览、论坛、讲座、工作坊等美育推广普及活动,将美术馆打造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最生动的必修课堂",让大众走近经典传统书画艺术,感受时代变迁之下东方美学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