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成绩单亮眼!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绿色”成绩单亮眼!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7-17 17: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提升,为美丽中国建设奠定坚实的绿色根基。

近日,新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陆续开工,这些工程围绕“三区四带”生态安全屏障区域的关键节点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区域展开。2016年以来,中央财政年均投入约100亿元,在全国统筹布局实施51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预计2021~2030年总投资超过2500亿元,将让1000万公顷国土再现勃勃生机。

十年来,我国坚持以大工程带动国土绿化大发展,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等重大工程,营林造林总量质量齐头并进。全国累计完成造林10.2亿亩,人工林面积稳居世界第一。我国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

十年来,我国完成治沙任务2033万公顷,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比十年前净减少500万公顷,沙区植被平均覆盖度上升了2.6个百分点。荒漠生态系统呈现功能增强,稳中向好的态势,我国提前实现了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年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的目标。

2021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等首批五个国家公园。目前,我们正在推动祁连山、钱江源、南山、神农架、香格里拉五个原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完善设立条件,推进黄河口等12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开展创建工作。

今年以来,我国全面完成了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一根红线将300万平方公里的陆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纳入保护范围,有效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

【责任编辑:邵冰琦】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