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阜平:旅游富农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河北阜平:旅游富农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7-13 15:0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7月13日电 河北阜平县骆驼湾村民唐荣斌时不时会回到他的老宅骆驼湾村一号院,如今的这里,还保留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考察村里时的样子,一棵老树、一张土炕、一个火盆。这里也已成为骆驼湾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的最好见证。"俺没事就会来老屋这溜达溜达,俺还会跟游客们唠唠总书记来俺家的事儿哩!"唐荣斌妻子顾宝青笑着说。

破土屋变成新民居,几年的时间,骆驼湾村发生巨变。2016年国庆节后,骆驼湾村所有村民或搬迁或改建,都陆陆续续住上了新房。近年来,依托周围丰富的旅游资源,骆驼湾村盘活了村内闲置的村居民宿,发展起了乡村旅游业。

截至目前,骆驼湾村已打造具有太行民居特色的民宿89套,带动该村及周边95人务工,人均增收2.5万元。2022年接待游客共计45万人次。游人如织,来来往往,让这个古老寂静的山村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3公里外的阜平县顾家台村,黑黝黝的香菇大棚格外引人注目。这几年,小蘑菇在大山深处撑起"致富伞",成为带动村民致富的主要产业。

"今年收入比去年多了,但感觉轻松了不少。"杨伟彦说,种植香菇不仅需要技术,还费人工,但今年增收不累的秘密是使用了新的菌种"国煦9号",不仅出菇量高、优质菇多,而且出菇节奏均匀,节省不少人力,省去了不少管理成本。

杨伟彦说,最初种植的香菇品种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差别很大,即使管理手段再到位,不见得保证增产增收。村里将杨伟彦等承包户的呼声汇总反映给县里后,阜平县马上出资组建了专家团队和技术团队,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等科研院所建立长久合作机制,成立太行山食用菌研究院,建成博士农场、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9家,建立100余人产业专家人才库,常年服务阜平产业发展的专家达50人,培育出了近6000名技术能手和1000多名致富带头人,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科技服务。

"在食用菌、林果、箱包加工、旅游、等四大富民产业的基础上,顾家台村还在打造油牡丹种植基地、露营基地等项目,促进村民增收致富。"顾家台村党支部书记顾锦成介绍。

近几年,阜平以建设太行最美乡村为目标,把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作为撬动"三农"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大力创新工作举措、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人居环境焕然一新。阜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村庄清洁行动和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共建设美丽庭院19493个,精品庭院1800个,省级森林乡村3个,省级美丽乡村33个,精品村8个。骆驼湾、顾家台获国家级休闲美丽乡村称号。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