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高铁擘画流动中国锦绣画卷

跨海高铁擘画流动中国锦绣画卷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7-13 10: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在福厦高铁湄洲湾跨海大桥,搭载新技术部件的试验列车以单列最高时速453公里、双向两列相对交会最高时速891公里运行。这个消息让9月份将开通的福厦高铁愈发引人关注。

福厦高铁是我国首条真正意义上的海洋环境高铁,也是世界行车速度最高的跨海铁路,集结了多座世界级跨海桥梁。泉州湾跨海大桥是国内首座跨海高速铁路桥,安海湾特大桥是世界首座无砟轨道跨海大跨斜拉桥,这些“超级工程”的背后,是多项世界之“最”先进技术的支撑,让迈入跨海时代的福厦高铁更添科技智慧之美、奋勇担当之美。

铁路建设彰显科技智慧之美。福厦高铁先后跨越湄洲湾、泉州湾、安海湾三个海湾,海上风大浪急,作业环境恶劣,给建设者们带来极大的挑战。他们提前收集海水涨退潮时间、风力等级和浪高等数据,“见缝插针”调度施工尽显科学调度之美。他们利用物联网技术,开发了塔吊安全管理监控“云视界”系统,对塔吊实现了可视化管理,为塔吊装上“千里眼”,提升了施工安全和智能化水平,尽显智慧物联之美。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智能化已然成为新建福厦铁路项目建设的一大特色。地质雷达、超前水平钻探、三维激光扫描等科学探测手段;智控信息中心实时更新施工数据,现场作业进度、各项指标一目了然;无线网络传输、定位导航等功能集成到调度系统中,实现了调度指挥智能化、信息化、可视化管理……无不彰显着铁路建设中的科技运用、安全智慧之美。

钢铁巨龙彰显奋勇担当之美。“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特征,让福建交通素有“闽道更比蜀道难”之说。而铁路交通的瓶颈,一定程度制约着福建经济“飞”得更高、更广,制约着福建人走得更快、更远。借着2004年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东风,福建铁路建设摁下了“快进”模式。2009年温福铁路开通运营,八闽大地跨入了“动车时代”,大大拉近了海峡西岸和长三角地区的时空距离,推动八闽大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2015年合福高铁玉汝于成,标志着福建迈进“高铁时代”,高铁改变生活,让老百姓的出行体验更美好。“过去漫漫旅途被‘哐当……’的噪音铺满,而今快速平稳、安静舒适,说不出来的舒服。”是走在“畅通闵道”上的百姓的由衷之言。福建率先在全国实现“市市通高铁”,人畅其行、货畅其流,依托铁路网,龙岩花生、泉州轻工业制品等货物运往全国,物流商贸、数字产业、优质旅游等也吸引着“三百六十行”纷至沓来,彰显着奔腾的钢铁巨龙释放的无限动能,彰显着中国铁路奋勇担当国民经济发展、民生福祉之美。

高铁建设驰而不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旅行生活的向往。钢铁巨龙汽笛长鸣,奏响经济社会发展强音,奔驰在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上,流动中国、富强中国、幸福中国的锦绣画卷在高铁擘画下一定会愈发清晰、壮美。(叶燕渗)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