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二号发射成功 航天科工打造智能“方向盘”

朱雀二号发射成功 航天科工打造智能“方向盘”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7-12 21: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7月12日电(记者 赵磊)今天上午9时,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成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此次任务中,担当火箭智能化“方向盘”的是来自于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3所研制的大功率电动推力矢量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作为调整火箭姿态的核心部件,布置在火箭发动机舱,负责通过接收控制指令,推拉火箭发动机产生相应角度变化,实现对火箭姿态的精准操控,其可靠性与性能直接关系到火箭能否精准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伺服系统技术负责人黄建博士表示,该产品今年4月份在商业航天发射中成功经受住了考验,此次,更加成熟的产品让团队上下对于此次任务充满信心。

朱雀二号运载火箭是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全自主研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款双低温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其对伺服系统的低成本与高性能有着严苛的要求。

为此,33所研发团队历经5年的潜心研制,成功打造出这款“三高一强”的智能化产品。首先是高精度,也就是能够精准地执行系统给定的作动指令,目前误差仅为千分之五,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其次是高动态,不仅要执行得准,还得执行得足够敏捷,指令与执行在频率上分毫不差;第三是高功重比,通俗地讲就是身量虽小巧玲珑,却能够爆发出强大的能量;然后是强抗扰,面对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强大冲击和系统外的各种复杂干扰,仍然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

如果说“三高一强”让产品具备了强健的体魄和灵动的关节,那团队为产品赋予的智能化“属性”则让产品具备了聪慧的大脑。所谓智能化主要体现在自主状态监测与诊断、参数自识别与自整定、智能控制算法等方面。产品在通电的瞬时立刻能在毫秒级的时长内完成对自身状态的检测与诊断,不给瑕疵和隐患留下任何躲藏的空间。同时,产品能够根据各个组件的工况实时获取特征参数,并进行自适应控制,让产品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

谈及在商业航天领域的成功,33所副所长张新华表示,5年来,在蓝箭航天等商业航天头部企业的牵引下,大功率全电伺服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相较传统液压伺服,箭载全电伺服系统以其智能化、单机可靠性高、工作时间长、成本低、易维护等特点,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关注。今后,33所将准确把握商业航天赛道和全电技术发展规律,努力推动箭载大功率全电伺服技术和产业走上快车道。

【责任编辑:刘世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