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助力乡村美育, “爱的启蒙”青海学生作品参加世界少儿科技艺术巡展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07-12 14:54
2023-07-12 14: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你想为世界种下哪些美好的种子,并如何用行动浇灌它们、让它们长大?”北京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与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教育局合作的“爱的启蒙”校园美育西宁市城北区全国示范项目,所赋能的学校学生创作的艺术作品,参加“1棵树·1世界”ANOBO世界少儿科技艺术巡展。

本次展览是中华世纪坛“世界文化季2023”中“青少年全球素养培养互动”板块的重要展览,由ANOBO一世界教育团队策展,由中国儿童中心、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今日美术馆、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北京、北师大-ANOBO少儿全球素养课题组和ANOBO国际教育研发团队联合主办,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承办,清华美院社会美育研究所和首都师范大学亚洲美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北京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作为公益合作伙伴深度参与。

嘉宾为参加巡展的小艺术家们颁发参展证书

嘉宾合影

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北京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资深媒体人杨澜女士,与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馆长、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艺术总监冀鹏程先生,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艺教委委员、著名画家何韵兰先生,教育部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研制(修订)课题组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艺委会主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尹少淳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北师大-ANOBO少儿全球素养课题组组长甄巍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北京主任肖娜女士,NOBO国际教育研发团队创始人、教育策展人燕柏彤女士等数十位教育界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度交流探讨。北京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段昉女士和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艺术家志愿者卢征远先生参加了开幕式。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馆长、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艺术总监冀鹏程先生开幕致辞

冀鹏程先生在致辞中表示,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艺术给予孩子更广阔的赛道。不论是启迪性、可能性还是开拓性,都是儿童美育的重中之重。在我们的中华文化和民族文化基因中,蕴藏着许多优秀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我们通过共思共创重新发现儿童、找回童年,也就是在推动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延续中华文明发展史。

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艺教委委员、著名画家何韵兰先生开幕致辞

何韵兰先生表示,科技和艺术不只是手心手背的关系,更应该是融合的关系,科技和艺术的翅膀要同时扇动,才能追赶时代、创造未来。身在茫茫宇宙,我们的地球是一个奇迹,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也都是奇迹,教育要传递的正是对地球和生命的爱惜,和对世界与未来的负责。

尹少淳教授以“公共与社会教育如何更好的与校内教育产生强连接”为主题进行研讨会分享,学校美育、社会美育与家庭美育之间是无界的,互相融合的。学校美育应该汲取社会美育的活力、创造力和前卫性,社会美育要汲取学校美育规范性的课程标准,形成更好的教育氛围和美育氛围。

甄巍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是一个素养的时代,而素养是一个人面对未来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所有能力。“1棵树·1世界”展览始终围绕着这个主题,鼓励孩子能以更具创造力和审美性的方式解决问题,同时也表达出培养少儿全球素养的目标和路径。

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北京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资深媒体人杨澜女士开幕致辞

杨澜女士在致辞中表示,“孤独”成为这个时代的流行病。这个世界本来是很丰富的,但今天的人常常不开心,原因就是我们失去了联系,失去了和自己、和他人、和自然、和这个世界的联系。在今天这个展览中,我看到了孩子们对生活和梦想的连接。北京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与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教育局合作的“爱的启蒙”校园美育西宁市城北区全国示范项目,有8所学校上百名师生参加了今天的展览。他们虽来自于偏远地区,但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都感人至深,我为孩子们感到由衷的骄傲。

策展人燕柏彤介绍,本次孩子与艺术家共创的科技艺术展的策划,从项目制课程设计、展览教具研发、场景化教学体验打造等多方面显著提升,不仅为孩子提供了互动指南,还为家长提供了教育理念指导,同时为每个家庭提供了亲子互动问题,构建温馨的亲子互动体验和充满趣味性的沉浸式场景化教学体验。

  艺术家志愿者卢征远和孩子们共创一棵“独一无二的树”——阳光与种子

艺术家志愿者卢征远和青海的孩子们共创一棵“独一无二的树”——阳光与种子。孩子们在属于自己的小灯笼上绘制了关于生活和梦想的画作,在他们的表达里,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充沛的情感,看到家乡的一片土地,看到世界的一隅角落。万事万物在灯笼的映衬下,与这棵青海“古树”发生着奇妙而生动的连接,摇曳着、闪着光亮,迎接微风的拥抱。

杨澜说,在当今人工智能的时代,科技与艺术的界限已经很难分明,美育的重要课题不是教会孩子们学会绘画或者某些艺术技能,而是启迪他们情感的表达,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