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老一小” 铺展“全龄友好”新图景

聚焦“一老一小” 铺展“全龄友好”新图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7-12 14:4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今年以来,文汇街道全力打响“老有颐养、幼有所育”特色品牌,从环境友好、服务友好、文化友好、空间友好等角度发力,用心用情解决“一老一小”急难愁盼,建设更高水平的友好社区,铺展“全龄友好”新图景。

“老李,你中午也来这边吃饭?”“是啊!幸福餐厅方便卫生,服务态度也不错,我来尝尝。”6点刚过,中山社区幸福餐厅已经飘出了饭菜香,不少老人走进餐厅就餐,内设80多个餐位几乎爆满,大家边吃边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餐厅每日供应三餐,菜品多样化且营养均衡,荤素搭配的基础上,增加了小笼包、卷饼、生煎包等特色小食和西瓜、芒果等时令水果,以及好消化的米糊、养胃粥等。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幸福餐厅”免费提供送餐上门服务,真正将“幸福”端上餐桌。

为保障好老年群体的日常生活需求,让老年群体不仅要吃得饱、吃得好还要吃得便利、吃得舒心,文汇街道将幸福餐厅建设纳入民生实事,不断提升老年群体生活质量。日前,家住中山社区槟香园小区的居民郭秀霞,看着保温锅里的热豆浆,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刘文江是一名退休老党员,52年的党龄,退休不“褪色”,他始终热心社区事务。幸福食堂一开业,他就办了餐卡。“孩子们都忙于工作,社区食堂种类丰富、干净卫生,放心省心的一日三餐解决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大问题’。”可就是这位忠实顾客,却在就餐过程中发现了小问题。在社区的议事协商会上,刘文江提出虽是夏天,但老年人的餐饮习惯还是温热为主,能否喝上热豆浆?会后,社区立即与幸福餐厅进行了对接,第二天,热豆浆与凉豆浆都出现在了餐桌上。“我们会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在细节提升上下功夫,让大家伙儿吃得更舒心。”中山社区党委书记李娜说。目前,文汇街道幸福餐厅建成并形成独立建设型、集中配餐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型等多个类型。不仅方便了老年人的生活,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吃到可口的饭菜,还盘活了闲置资产,实现了多方共赢,真正把好事实事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为让每一名儿童都能感受到文汇的温度和温暖。文汇街道积极打造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更加友好、更加便捷的儿童空间。随着暑假的来到,中山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比平日更多了一份人气。“早八族”放下孩子匆匆离开,孩子们拎着水杯和书本,熟门熟路地来到位于2楼的共享自习室。共享自习室是中山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公共空间改造而成,在充分征求小区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需而建。“自习室面积约300平方米,与社区图书室一体建成。在这里,除了可以安静看书学习,也可以开展读书分享会、亲子绘本阅读等活动。”社区工作人员李家慧介绍。以原木为底色的共享自习室,整洁温馨、安静明亮,设置全隔断自学座位 32个,并提供Wi-Fi、热水、电源等服务。

“社区依托共享自习室,为职工家长提供学龄儿童课后托管志愿服务。针对寒暑假这个‘高峰期’,我们将开放时间从早8点延长至晚9点,全程有志愿者轮值。”中山社区党委书记李娜介绍,社区提倡劳逸结合,孩子们还可以自主安排阅读或乒乓球等室内活动。“上班期间,孩子放在社区很放心。”“绘本多,环境也好,孩子都变得爱看书了。”家住中山社区槟香园的居民杨慧和于丽丽开心地说。

暑假期间,文汇街道开设“暑期公益托管”班,老师由专业教师担任,课程针对性地满足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需求特点,“教育”和“托管”相结合,开设课业辅导、安全自护、劳动教育、书法绘画、阅读赏析、声乐太极等特色课程,为孩子们揭开充实而快乐的暑期序幕。同时,不断探索“为小”服务新模式,搭建更多规范化、多元化、多层次托管托育服务主阵地,严格落实安全监管,从孩子们需求出发,科学设置托管课程,不断提升儿童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专业素养。

一座幸福的城市,必有鲜明的幸福底色。文汇街道以全龄友好瞄准聚焦“一老一小”特殊群体,努力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完善儿童健康发展体系,持续发力,以精准的民生实事,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发展的温度、幸福的质感。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