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历史,水煎油煮——麻湾水煎包

百年历史,水煎油煮——麻湾水煎包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7-10 15: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现在的龙居镇麻湾村,在古时是黄河岸边的繁盛一时的商贸码头,有“麻湾不发船,济南府里没有盐”的歌谣。因来往商船众多,人流量大,麻湾也逐渐发展起融合各地特色的美食文化。

到了今天最有名气的应该就属麻湾水煎包了。始于清代,扬名于民国年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水煎包的特色在于兼得水煮油煎之妙,色泽金黄,一面焦脆,三面嫩软,皮薄馅大,香而不腻,是难得美食佳肴。每年前来旅游的游客们,在享受龙居美景的同时,都会慕名而去王记麻湾水煎包店,品麻湾水煎包,配上丸子汤、大骨头,饱餐一顿后心满意足的踏上归程。

清朝光绪年间,各大集市和码头附近,开始出现很多制作水煎包的铺面,颇得来往商贾和码头工人的喜爱。随后,水煎包工艺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风格:皮呈金黄色,酥而不硬,馅多皮薄,香而不腻,麻湾水煎包的做法不太繁琐,先发其面。

再剁其馅,这其中主要提到麻湾水煎包包法的与众不同,讲究“包子无褶、两波馅”,先挖一勺菜馅放到面皮里,此时的手中虎口收缩面皮微胀,再来一勺纯肉馅填进包子皮里,用手一撮,包成圆柱形,平锅一口,燃猛火一炉,水煎包口朝下搁置。

     

随后,灌入面水淹至水煎包顶端,只听“滋啦”一声,水油相遇便有了奇妙的反应。待汤汁收尽之后,揭起锅盖,以细嘴油壶绕水煎包根底注入豆油,以油煎至起焦壳止。

全程制作约十五分钟,起锅,搁置于圆盘之内。其制作过程都要经过煮、蒸、煎三个环节。

“天南地北都转遍,麻湾确实不一般;万般景致咱都有,水旱码头更齐全;风水宝地众人聚,人杰地灵出高官。”伴随着这段歌谣,这一百年来麻湾水煎包扎根在龙居镇,在这里客人们可以想象着当年刘氏庄园的繁荣与码头的热闹,携带着古镇的记忆,品味着水煎包的美味。(图片由周靖博授权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