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红河村:乡村“凉产业”做大避暑旅游“热蛋糕”

宽阔镇红河村地处绥阳县西北部,属丘陵山地,平均海拔1215米,夏季平均气温在25℃,山野清净,凉爽宜人,是不少游客眼里的避暑天堂。吃着农家饭,吹着自然风,赏着山间景,在盛夏的红河村,随处可见充满欢声笑语的游客,宁静的村庄生机无限。

绥阳红河村:乡村“凉产业”做大避暑旅游“热蛋糕”

来源:天眼新闻 2023-07-07 15: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菜来咯,还有最后一个菜,立马就上!”中午时分,位于绥阳县宽阔镇红河村的红河聚闲山庄内,热闹万分。老板娘叶素珍正在厨房准备大伙儿的午饭,随着一声“开饭咯”,大厅外等候的客人自觉在窗口排队,等待盛用今天的午餐。

“现在这才刚开始咧,没到最忙的时候,还有些朋友没到,再等几天全部房间都住满了,我们每天才是忙得团团转,虽然累但是开心!”摘菜间隙,叶素珍忍不住向笔者分享心中的喜悦。

叶素珍口中的“朋友”,实则是一年一见的避暑客。今年是叶素珍开办民宿的第五年,由最开始的5间房,逐步增至50间,客人越来越多,每到夏季,大家准时前来避暑,长则两三月。

“今年我专门开车送他们过来,一到这里我心情就非常好,绿水青山,特别凉爽。而且阿珍对我父母非常照顾,考虑到他们八十多岁,还专门安排了坐式马桶,真的非常温暖。”来自安徽淮南的游客张惠芳表示,贵州绥阳虽是第一次来,但以后还会经常来。

宽阔镇红河村地处绥阳县西北部,属丘陵山地,平均海拔1215米,夏季平均气温在25℃,山野清净,凉爽宜人,是不少游客眼里的避暑天堂。每当清晨和傍晚,阵阵凉风习来,茂密的植被和树林为游客提供了天然的“遮阴伞”。他们或在凉亭跳舞唱歌,或在长廊休闲聊天,或在房间弹琴鸣奏,尽享清凉时光。

吃着农家饭,吹着自然风,赏着山间景,在盛夏的红河村,随处可见充满欢声笑语的游客,宁静的村庄生机无限。

“远山坳”变身“后花园”,这个靠山“吃”山的小山村,把“凉资源”做成旅游“热蛋糕”,凭着凉爽的气温和便捷的交通优势“卖凉”“卖风景”,这样的好日子已延续了六年。

自2017年开始发展民宿避暑经济以来,像阿珍一样共享这份“热蛋糕”的民宿已有24家,共600余间房,全村可同时接待1600余人。2022年前来旅游的游客达一万人次,实现产值500余万元,越来越多的当地村民也就此吃上了“旅游饭”。

“这房子修了两年了,一直是空着的,看到现在我们村的民宿发展得越来越好,房间供不应求,我想着房子空着也是空着,还不如做成民宿,提供给避暑的游客,每年还能有些收入。”周光良说,看着村里逐年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他继续发展民宿产业的信心越发坚定,游客也住得更加舒心。

“我们感觉一年比一年好!”连续六年来此避暑的重庆“常客”蒋爱华称,几年间,红河村的改变翻天覆地,“特别是今年,来了后看到变化很大,以前的石子路变成了柏油路,现在还有凉亭、鱼塘、广场,演出的时候还给我们搭舞台,我们在这里唱歌跳舞弹琴,丰富晚年生活,已经把这儿当成了第二故乡。”

为促进避暑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去年以来,红河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等为抓手,完成宜居农房改造78户,新建农事体验点1个、凉亭2个、公厕1座和500平方米公共停车场,铺设人行步道700米,安装移动信号塔1座,太阳能路灯80盏,建成登山步道300米等,最大限度满足游客休闲需求。

随着民宿“避暑经济”发展风头正盛、持续火热,红河村正全力探索旅游新业态,依托绿水青山、民宿、农家乐,衍生了采蜜、摘笋、挖藕等农事体验项目与“鸟巢房”等住宿体验,人与自然美美与共的和谐场景,正不断催生这个小山村旅游发展“新动能”。

(王婵娟 李前勇)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