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发布惩治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失管涉毒犯罪典型案例 犯罪主体多为医疗从业人员

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依法严厉打击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犯罪,最高检决定制发一批典型案例。

最高检发布惩治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失管涉毒犯罪典型案例 犯罪主体多为医疗从业人员

来源:中国日报 2023-06-26 14:2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北京6月26日电 6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5件惩治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失管涉毒犯罪典型案例。

随着国家禁毒工作力度持续加大,传统毒品的获取难度大增,一些不法分子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作为传统毒品的替代物进行贩卖、吸食,相关案件量快速增长。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依法严厉打击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犯罪,最高检决定制发一批典型案例。

5件典型案例分别是:孙某贩卖毒品、强奸、传授犯罪方法、巫某文贩卖毒品、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案;张某诈骗、周某等人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案;方某等人贩卖毒品案;李某君等人贩卖毒品案;肖某锋等人贩卖毒品案。

这批典型案例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犯罪主体多为医疗从业人员。他们熟知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属性,但为了牟取非法利益,通过各种非法手段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套出,贩卖给贩毒、吸毒人员。二是检察监督办案力度持续加大。办理这类案件时,检察机关注重提前介入、引导侦查,依法全面收集、固定证据。坚持引导侦查与自行侦查相结合,完善证据链条,夯实证据基础。三是推动源头治理效果显著。检察机关在依法惩治犯罪的同时,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依法能动履职,督促有关部门加强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监督。

最高检第二检察厅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检察机关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禁毒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创新能动履职,进一步推动强化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监督管理,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健康中国、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