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二十大 推动“强省会” | 清镇职教城:深化产教融合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清镇职教城持续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就业紧密融合,为贵州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技能人才”。在清镇职教城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的黔菜学院,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学生正在上一门叫“食品雕刻与冷拼艺术”的实操专业课。

贯彻二十大 推动“强省会” | 清镇职教城:深化产教融合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来源:知知贵阳 2023-06-26 10: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清镇职教城持续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就业紧密融合,为贵州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技能人才”。

在清镇职教城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的黔菜学院,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学生正在上一门叫“食品雕刻与冷拼艺术”的实操专业课。

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 2022级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学生 冯锡锋:我们平常上课的时候,一个星期大概三四节实操课,有热菜、刀工以及雕刻,也会有一些理论课,实践和实训的机会还是挺多的。

作为一所食品类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服务贵州粮油食品产业链,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围绕贵州12个农业优势产业,设置了黔菜学院、辣椒产业学院等8个特色学院,对口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

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何兴发:我们通过产学研来实现人才培养中后端实习实训和就业这一阶段的培养和培训,然后再实现就业,培养出得来、学得好、回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作为的乡村振兴的“永久牌”技能型人才。

除了设置特色产业学院,学院在实践实训方面也紧随产业需求,建立了一系列实训基地和直播间。在学校的贵州生态特色果蔬精深加工实训基地里,各类果蔬产品加工设备一应俱全;在乡村振兴馆,十几个直播间涵盖了酸菜蹄髈、刺梨原汁等多种贵州特色产品。

特色产业学院的开设、基地的实训、直播间的带货,三者可以让人才培养、产品研发、产业孵化、产品销售形成具有良性互动的紧密结合。经过这样的多年探索,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产教融合新模式。

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何兴发:在学校的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一条新道路,叫构建产教融合的“立交桥”,它能让我们学校的专业、人才、技术无缝对接,紧紧围绕政府的方向来抓产业,贴近市场、贴近百姓。

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在产教融合中不断探索新路径、新模式,是清镇职教城在全面推动产教融合上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清镇职教城各学校通过教学资源再配置和专业设置新调整,形成了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专业体系,不断为贵州高质量发展输送“黔匠”人才。

清镇职教城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委员、副主任 熊希:在下一步工作中,清镇职教城管委会将按照全面加强产教融合、校企联合、校校合作、育训结合,落实专业、就业、产业、创业“四业联动”的发展思路,探索创新运营管理模式,与学校、企业形成合力,构建共管、共享、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在“四城联动”机制中、在贵阳贵安“强省会”战略中谋新的创新和发展。

 

 

 

 

 

 

(知知贵阳)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