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有重要新发现!

“中国天眼”,有重要新发现!

来源:人民网 2023-06-23 11:5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北京时间2023年6月21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研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该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发现了一个名为PSR J1953+1844(M71E)的双星,其轨道周期仅为53分钟,是目前发现轨道周期最短的脉冲星双星系统。该发现填补了蜘蛛类脉冲星系统演化模型中缺失的一环。

搜寻和发现射电脉冲星是FAST核心科学目标。脉冲星由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发产生,因发射周期性脉冲信号而得名,周期在1.4毫秒到23秒之间。被称为“毫秒脉冲星”的短周期脉冲星,可以与地球上最好的原子钟相媲美。

天文观测已经发现一些脉冲星处于双星系统中,和其它恒星一起绕转。按照已有的天体物理学模型:如果两颗星的距离很近,脉冲星会吞掉身旁这颗恒星的物质,并使自身越转越快。因恒星初始质量较大,随着脉冲星蚕食恒星,两颗星的距离越靠越近,相互绕转速度也越来越快;随着双星系统演化,恒星被大量蚕食后质量变小,脉冲星难以继续吸积并把恒星推开,其相互绕转的速度也就变慢。因为这种行为类似自然界中雌蜘蛛吞食雄蜘蛛供养自身的行为,天文学家就以两种蜘蛛的名字“红背”与“黑寡妇”来命名这此类天体,统称为蜘蛛类脉冲星。

从“红背”到“黑寡妇”脉冲星-恒星系统的演化过程可长达数亿年。此前天文学界仅探测到分别处于“红背”与“黑寡妇”状态的系统,但并未发现这二者演化的中间状态。原因是在此阶段的脉冲星轨道周期非常短、两个星的距离非常近,对观测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因此蜘蛛类脉冲星从“红背”向“黑寡妇”系统的演化理论尚未完全证实。

左:红色箭头指示M71E的位置,旁边是球状星团M71。(星明天文台供图)右:来自“中国天眼”观测数据的M71E的平均脉冲轮廓和偏振位置角。(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借助中国天眼FAST的超高灵敏度和极强探测能力,这一演化路径得到证实。研究团队使用FAST探测到M71E双星系统,长期观测后确定这一系统两颗星绕转一周的时间仅为53分钟,是目前已发现的绕转速度最快蜘蛛脉冲星系统。被确定为是处于“红背”到“黑寡妇”系统演化过程的中间状态,填补了蜘蛛脉冲星演化理论的缺失环节。同时,该双星系统轨道面近乎朝地球、极为罕见,期待进一步研究有更多发现。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台长、研究员沈志强认为这次在球状星团M71中发现迄今为止轨道周期不到一小时的自转周期为4.44毫秒的脉冲星,实属罕见。“这是脉冲星搜寻与物理研究方面的一个突破,直接证实了蜘蛛类脉冲星理论所预言的演化中间态脉冲双星的存在。同时,这也再次展示了FAST超高灵敏度优势所蕴含产生重大科学突破的潜力。”

《自然》期刊审稿人评价该成果为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脉冲星双星系统;这个发现使得脉冲星双星系统的轨道周期最短记录缩短约30%,预示着蜘蛛类脉冲星演化中存在新的未知过程。

此项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计划支持,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面上项目、联合基金、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的资助。

【责任编辑:邵冰琦】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