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县探索现代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新路径

会昌县依托传统农业优势资源,以农业产业数字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实现数字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标准引领、数字赋能、创新驱动”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

会昌县探索现代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新路径

来源:会昌县委改革办 2023-06-23 10: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会昌县依托传统农业优势资源,以农业产业数字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实现数字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标准引领、数字赋能、创新驱动”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

构建农业数字化发展产业格局。一是示范化引领。打造小密硒谷—京东农场数字化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构建起从农业种植、管理、质量溯源、物流仓储、产品营销、品牌打造全过程标准体系。通过示范区建设,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农业产业工作模式,充分发挥示范区在全县农业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标准化提升。依据农业综合标准化工作指南和企业标准体系要求,建立标准实施反馈机制,对每个标准进行实践验证,做好实时记录,提出持续改进意见建议,确保标准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引领性、先进性。三是品牌化发展。会昌县统一注册“独好会昌”区域商标,授权县振兴集团和县内具有良好资质的企业使用,提高“独好会昌”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塑造会昌富硒农产品整体形象。全面申报认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推广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标准和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技术。

完善农业数字化发展产销体系。一是建立农产品全程化质检机制。依托数字农场、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建立数字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流程检测机制,对农产品的原产地生态环境、施肥用药、结果检测等质量安全信息实施标准化、数字化、身份化、档案化管理。二是创新示范区合作化生产方式。建立五级主体经营模式,形成数字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框架,由乡镇子公司投资建设数字农业富硒产业园,整合各村耕地资源,带动和指导种养户实施标准化农业生产,形成利益联结方式。三是探索销售端智能化供应模式。建设场地智能供应链,涵盖智能分选、流向分拣、冷藏储存三大功能,订单日处理能力达15万吨,周边地区农产品可以直接进入产地仓。开通15条全国直发线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当日或隔日到达,农产品物流成本同比下降25%。

建立农业数字化发展要素保障机制。一是健全数字化农业组织保障。成立县数字化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班专项组织推进、统筹协调和督查指导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工作。建立数字化农业产业重点项目调度机制,每月至少调度1次乡镇数字化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和节点问题,每季度表彰一批农业现代化发展先进乡镇。二是引育数字化农业人才队伍。聘请农业数字化、标准化等领域的专家组成技术服务团队,为示范建设提供技术服务。统筹乡村振兴、农业农村、标准化等领域培训项目和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送教上门、网络培训、结对帮扶等多种方式,培养数字化、标准化乡土人才。三是强化数字化农业政策扶持。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县财政每年安排数字化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专项资金,拓宽融资渠道,通过盘活利用整合后的乡村资产进行融资,出台促进数字化农业高质量发展奖补办法,落实数字化农业建设奖补政策,对数字化农业龙头企业、商标、品牌创建等取得的成果按照标准给予奖励。

 

【责任编辑:邵冰琦】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